2005年梅雨锋暴雨的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nmhnhjc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NCEP客观分析资料和各种非常规资料对2005年梅雨期的环流特点分析后发现,在梅雨期低空西南气流的短期变化与雨带的进退和维持有密切关系,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锋的形成维持和强降水的产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常规资料对梅雨期中最强的一次暴雨过程的各种常规物理量诊断分析后发现梅雨锋成熟时期的垂直和水平结构特点:梅雨锋的风场是由南面的西南季风和北面的东风气流构成,梅雨锋位于东西风急流的交接中心略偏西的一侧,此处的相当位温几乎垂直分布,其左右两侧底层蕴藏着不稳定能量;在江淮、黄淮到四川一带切变线长时间维持并伴有低涡,而切变线两侧不断有中尺度对流系统发展,强暴雨发生在中尺度扰动低压内;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对此次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对模拟结果的热源水汽汇、改进后的湿Q矢量分解、MPV等进行诊断分析得到了很多有意义的结论。诊断量对于雨量和降水落区的预报有着很好的指示作用,为此专门开发了中尺度诊断量图形显示软件,其可以输出不同时次和层次的相应诊断量图形,方便使用者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天气动力过程,揭示天气过程的物理意义,并且避免了大量的重复性劳动:为了进一步了解地形和水汽凝结潜热在此次暴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的地形和水汽凝结潜热敏感性试验可以发现:在大气底层,大别山北侧迎风面所形成的低涡系统对于暴雨的加强和增幅作用明显:凝结潜热的释放对于暴雨中尺度系统的发生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河北省东频渤海,西倚太行山,自然地理条件复杂。在实际天气预报业务中,暴雨强度和落区的预报成为预报员预报、决策服务的难题之一,其中重要原因是中尺度地形对暴雨的影响比较大。
本文应用VC++编程语言构建了一个基于FY-2C数据的对流云降水估计及射出长波辐射估计可视化处理程序。可以对FY_2C数据进行读取,进行不同类型的投影变换,图像分割缩放,对流云降水
本研究利用锡林郭勒典型草原牧业气象试验站的资料,从环境因子对草地牧草和牲畜影响的角度出发,从定性到定量分析外界环境条件对草地牧业生产的影响,揭示草地牧业生产规律,建立一
在一维层状云雨滴分档模式中,加入冰晶繁生过程,研究了冰晶繁生过程对层状云降水的影响;进行碘化银和液态二氧化碳催化数值试验,研究层状云催化后过冷水的分布与演变规律。结果表
全球气候变暖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关系引起学术界和社会政治的共同关注,极端强对流和强降水天气预测和预报具有迫切的社会需求。实践中发现预测预报灾害性天气的一个重要因素
江淮流域梅雨是东亚副热带季风及其雨带自南向北季节推进的一个典型阶段。江淮梅雨开始日期的确定,其降水型和环流特征以及发生在雨带上的暴雨的可能机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
本文旨在通过修正和改进数值模式中有关裸土的参数和参数化方案以改善模式对我国西北干旱区陆面和区域气候的模拟。首先根据黑河和敦煌实验结果及国内外发展的一些优秀裸土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