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耐盐性低的水稻地方品种R6作为实验对象.以1%NaCl胁迫为对照,诱抗剂HI诱导处理后再经1%NaCl胁迫30h的R6水稻根的总RNA,经过荧光标记后反转录成cDNA,与含有代表水稻功能基因的6万点寡核苷酸序列的基因芯片杂交,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后获得分子生物学信息,并进行数据分析.对于ratio大于2和小于0.5的基因片段通过BLAST工具中的BLASTn搜索NCBI上的nr数据库,并对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初步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将其按照功能进行大致归类.根据同源性分析芯片上的寡核苷酸序列,结合PCR引物设计的原则,设计相对应的特异引物对不同品种、不同单株进行了检测.杂交芯片的结果是共有51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78个是未知基因,257个可以找到cDNA序列,上调表达的基因有212个,下调表达的基因有305个.经过生物信息学初步分析,发现上调表达基因中,与渗透调节物质合成相关基因有11个,逆境和抗病相关基因有26个,转录调控相关基因有17个,信号转导相关基因有18个,其他基因有140个,其中包含36个未知蛋白基因;下调表达的基因中,与逆境和抗病相关基因有9个,转录调控相关基因有23个,信号转志相关基因有30个,其他基因有243个,其中包含52个未知蛋白基因.可见与各种胁迫相关的基因大多数呈现上调,这些基因大多是在生物与非生物胁迫条件下表达的,包括病原菌诱导、干旱、热、盐等,说明R6经过诱抗剂处理后,整体抗性得到一定的提高.根据寡核昔酸芯片分析结果设计了16对特异引物对不同水稻品种及R6原始品种的不同单株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品种间存在一定差异,R6原始品种单株间存在较大差异,而经过诱抗剂处理后能在1%盐胁迫下完成整个生育期的R6单株后代则都能够扩增出特异条带.运用基因芯片技术,选取耐盐性低的水稻地方品种R6为实验材料,筛选出盐胁迫下诱抗剂诱导水稻差异表达基因片段,通过对序列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初步建立了诱抗剂诱导水稻幼苗期耐盐性差异基因的表达谱,并根据PCR检测结果,初步构建了诱抗剂诱导水稻幼苗期耐盐性基因缺失突变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