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高效吸热陶资材料的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gig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人类社会的发展面临的最为突出的问题是能源短缺。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但由于其辐射到地球表面的能量密度低,使其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困难重重。太阳能热发电是太阳能热利用的重要方向,是实现大功率发电、替代化石能源最有希望的途径。本文依托国家973项目“高效规模化太阳能热发电的基础研究-高温传热蓄热材料设计与性能调控机理”,针对塔式太阳能热发电中吸热器吸热效率较低的问题,开展了吸热体材料的研究以及吸热器结构的设计。   本文采用无压烧成方法,以级配SiC、Si3N4以及红柱石为主要原料分别设计和制备了红柱石结合SiC材料和Si3N4结合SiC材料作为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用吸热体基体材料。采用XRD、SEM等现代分析和测试手段研究了样品在烧成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相组成、显微结构等,研究了材料的配方组成、制备工艺、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红柱石结合SiC和Si3N4结合SiC复相吸热陶瓷满足塔式太阳能热发电吸热体材料的要求。设计的吸热器结构简单合理,可满足塔式太阳能热发电吸热器的要求。   以150目、320目以及700目组成的级配SiC和红柱石为主要原料,设计了红柱石结合SiC的吸热陶瓷B系列配方组成,干法球磨、半干压成型,采用无压烧成法制备了红柱石结合SiC材料。利用XRD、SEM等测试与分析手段对B系列配方进行了性能和微观结构测试。结果表明样品的热膨胀系数随SiC含量的增加而减小,随红柱石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单纯的增加SiC含量的会使样品的氧化增重率变大,添加锂辉石后可提高样品的热震性,但会降低样品的耐火度,添加钠长石会使样品的抗热震性变差。B系列最佳配方为B2,其最佳烧成温度为1340℃。其Pa为23.22%,Wa为10.68%,D为2.17g·cm-3,重烧后尺寸收缩率为-0.03%,抗折强度为86.07MPa,热震(1100℃~室温,气冷)20次的强度损失率为-0.3%,样品热震性能良好。样品的热膨胀系数为6.357×10-6℃-1,氧化增重率(1300℃氧化3h)为1.741mg·cm-2。相组成分析表明,B2配方样品热震前后的主晶相均为α-SiC、红柱石、莫来石和方石英。热震之后红柱石的峰变少,莫来石的峰变多,其它晶相无变化。SEM研究结果表明,B2配方样品热震前后均有少量连通气孔,热震后气孔尺寸为5~15μm,相对于热震之前,样品气孔的孔径有所下降。热震后,小颗粒的SiC密集结合在大颗粒的SiC表面。空隙中和大晶体的表面,莫来石晶体交织排列,形成网络结构,赋予了样品高的强度和较好的抗热震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红柱石结合SiC复相吸热陶瓷的抗热震性及抗氧化性,以150目、700目SiC和红柱石为主要原料设计了C系列配方组成,干法球磨、半干压成型,采用无压烧成法制备了红柱石结合SiC材料。利用XRD、SEM等测试手段对C系列配方进行了性能和微观结构测试。结果表明样品的热膨胀系数基本保持不变,增加700目SiC的含量会使样品的氧化增重率变大,700目SiC比例从8%增加至32%时,抗热震性逐渐变好,当700目SiC增加至40%,抗热震性开始变差。C系列最佳配方为C4,其最佳烧成温度为1460℃。其Pa为30.74%,Wa为14.60%,D为2.05g·cm-3,重烧后尺寸收缩率为-0.21%,抗折强度为32.52MPa,30次热震(1100℃~室温,气冷)后的强度是增加的,样品热震性能良好。样品的热膨胀系数为6.320×10-6℃-1,氧化增重率为2.769mg·cm-2,耐火度为1630~1650℃,28℃时的导热系数为10.03W/(m·K)。相组成分析表明,C4配方样品热震前后的主晶相均为α-SiC、莫来石和方石英。热震之后,C4样品中的莫来石峰强变大,其它晶相含量无明显变化。SEM研究结果表明,C4配方样品热震前后均有少量连通气孔,热震后气孔尺寸为5~151μm,相对于热震之前,样品气孔的孔径有所下降。热震后,针棒状的莫来石晶体形成的网络结构中央被紧密排列的SiC颗粒所填充,这些网络编织体附着在大颗粒的SiC的表面,赋予了样品高的强度和较好的抗热震性。   以级配SiC、Si3N4以及红柱石为主要原料设计了Si3N4结合SiC吸热陶瓷D系列配方组成,干法球磨、半干压成型,采用无压烧成法制备了Si3N4结合SiC材料。利用XRD、SEM等测试与分析手段对D系列配方进行了性能和微观结构测试。结果表明样品的热膨胀系数随SiC含量的增加而减小,随红柱石含量的增加而变大,样品的氧化增重率随SiC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单独添加锂辉石和钾长石与红柱石组合均可提高样品的抗热震性,但钾长石可同时提高样品的强度,同时添加锂辉石、钾长石与红柱石组合会降低样品的抗热震性。D系列的最佳配方为D2,最佳烧成温度为1360℃,其Pa为22.23%,Wa为10.32%,D为2.15g·cm-3,重烧后尺寸收缩率为-0.19%,抗折强度为79.60MPa,30次热震(1100℃~室温,气冷)后的强度是增加的,样品热震性能良好。样品的热膨胀系数为6.401×10-6℃-1,氧化增重率(1300℃氧化3h)为1.333mg·cm-2,耐火度为1630~1650℃,36℃时的导热系数为7.83W/(m·K)。相组成分析表明,D2配方样品热震前后的主晶相均为α-SiC、莫来石、氮化硅和方石英。热震之后样品中石英的峰变强,其它晶相含量保持不变,样品中玻璃相增加。SEM研究结果表明,D2配方样品热震前后均有少量连通气孔,热震后气孔尺寸为5~15μm,相对于热震之前,样品气孔的孔径有所下降。热震后,晶粒之间生长发育良好,晶粒尺寸为10~20μm,被少量玻璃相包裹,针棒状的莫来石晶体形成的网络结构紧密附着在大晶体的表面,赋予了样品高的强度和较好的抗热震性。   设计了腔体式空气吸热器和容积式空气吸热器结构,结构中设计的多孔陶瓷的导流通道,使得空气流动过程稳定,温度场均匀。吸收体自身的热容量可以发挥储热的功能,能在太阳能不足的情况下提供一定时间间隔的加热空气,在没有空气流入的情形下,吸收体吸收的辐射能全部转化为自身热容量,提高自身温度进行显热储热,适用于空气吸热器的启动阶段。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天津大学材料加工系研制的TJUH-I型超声表面纳米加工处理装置对以40Cr钢为主的金属材料进行滚压加工处理。利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对滚压加工后的样品表层
5月12日,在山西视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们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视察.这是总书记第三次到太钢视察,也是近三年第二次到太钢视察.我们太钢和我们厂全体干部职工倍感荣
期刊
5月11日,习总书记视察云冈石窟,肯定了我们在文物保护、学术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并作出重要指示:云冈石窟是中华文化的珍宝,是多元文化汇聚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云冈石窟,
期刊
5月12日,是我终生难忘的一天.在汾河岸边,我有幸见到总书记,并代表山西向总书记汇报了我省汾河治理的措施和成效.时间过了十多天,每当回想起当时汇报的细节,我总是心潮澎湃,
期刊
新材料区别于传统材料,在某些方面有着卓越的性能。研发新材料一直是解决环境与能源问题的有效途径。石墨烯作为近年来最热门的新材料之一,在污水处理、能量存储、光电子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