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兔损伤纤维环修复的实验研究

来源 :泰山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ztky8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兔损伤纤维环修复的影响。方法选取18只新西兰大白兔,雌雄不分,经右腹部前外侧入路显露腰(L)3/4、L4/5、L5/6三个椎间隙共54个椎间盘,用直径(Ф)=2mm的环钻从纤维环前外侧穿入至髓核,深度约5mm。将18只兔子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只,第一组环钻穿入纤维环后不做任何处理(k组),第二组在穿刺造成的纤维环裂口内置入4*2*2mm3大小的明胶海绵(m组),第三组在纤维环裂口处置入与第二组同体积的明胶海绵后将0.1ml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注入明胶海绵(b组),标记处理过的椎间盘。分别于术后第2周,4周,6周各处死2只实验动物,拍摄腰椎侧位X片,计算椎间盘高度指数(椎间盘高度指数=椎间盘高度/椎体高度),然后手术取各个预处理过的椎间盘,测量纤维环裂口处增生物体积、制作椎间盘横断面切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形态学观察,并且分别对肉芽组织中的纤维细胞、软骨细胞计数。结果1、大体标本观察:在纤维环裂口处,不同时间、不同组别均可见增生物,类似锥体状突起于纤维环裂口部位的表面,增生物表面覆盖着薄层纤维软骨帽。各组术后第4周增生物的体积均大于第2周(p<0.05),第4周与第6周比较没有差异(p>0.05);在同一时间段内b组增生物的体积均较其他两组大(p<0.05),k组和m组比较无差异(p>0.05)。2、纤维环裂口外层增生物由两部分构成:从纤维环裂口溢出髓核组织中的软骨样细胞转化为软骨细胞并增生形成软骨团块,占据裂口中间位置;在纤维环断端和溢出髓核增生的软骨团块之间由肉芽组织填充,并逐渐转化为软骨组织、骨组织;在增生物最外层可见有纤维细胞和软骨细胞构成的帽状结构覆盖。从第2周开始可见肉芽组织内有软骨细胞出现,其中b组数目较多。纤维环裂口内层呈空缺状态,部分标本中可见髓核组织填充。纤维环两断端残留部分呈均质红染样,其内散在分布少量纤维细胞。3、三组样本中,纤维细胞的数目在术后第2周时最多,第6周最少,软骨细胞数目则与之相反;术后第2、4周b组的纤维细胞和软骨细胞数目都多于其他两组(p<0.05),术后第6周b组纤维细胞数目与其他两组无差异(p>0.05),但软骨细胞数目明显多于其他两组(p<0.05)。3、各组椎间盘高度指数(DHI),同一组别在不同时间段内比较无差异(p>0.05),同一时间段内各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1、兔椎间盘纤维环损伤的自我修复局限在纤维环外层,内层不能完成自我修复。2、纤维环裂口外层增生物由两部分构成:从纤维环裂口处溢出的髓核组织中的软骨样细胞,在纤维环外层转化为软骨细胞并增生形成软骨团块,占据裂口中间位置;在纤维环断端和溢出髓核增生的软骨团块之间由肉芽组织填充,逐渐转化为软骨组织、骨组织;另外,上述增生物的最外层由纤维细胞和软骨细胞构成的帽状结构覆盖,并连接纤维环两断端。3、外源性bFGF有促进纤维环损伤处肉芽组织向软骨组织转化、软骨组织向骨组织转化的作用,但不能延缓椎间隙高度下降。
其他文献
目的初步探讨雌激素应用于人类精液冷冻保存的效果,以期为人类精液冷冻提供一种更为有效的冷冻保护液。方法在宁夏医科大学生殖医学中心门诊收集60例精液标本(正常精液标本20
本文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 CAS系统个体化精准测量小儿肝脏体积和大数据分析  目的:  本课题使用CAS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个体化精准计算并收集各年龄段小儿
目的:探讨使用基因转染技术将VEGF165基因转染入造模后实验动物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并结合自体骨移植治疗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方法:  1.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8~23周
目的:肿瘤睾丸抗原由于其表达特征和高免疫原性,被认为是肿瘤免疫治疗的理想靶点。在本实验中我们分析和鉴定TEX19是在膀胱癌中的一个新肿瘤睾丸抗原。  方法:采用RT-PCR分
第一部分:玉屏风散预防人偏肺病毒感染的实验研究目的人偏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 hMPV)是婴幼儿呼吸道感染重要的病毒病原,目前尚无有效预防和治疗药物。本研究探讨玉屏风对小鼠感染hMPV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实验组经不同剂量玉屏风灌胃14天后,滴鼻感染荧光标记的重组hMPV。感染后第5 d处死小鼠,无菌状态下取肺组织,左肺用于病理切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