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外影视中的武术文化——以影片《功夫熊猫》为主要影例

来源 :广州体育大学 广州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jian1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以及武术的国际化发展,影视界追求“功夫”看点热涨,武术和影视逐渐联姻,并创作出大量有价值的影视作品。国内以武术文化为主要元素的影视不断崛起,与此同时国外影视也逐渐把中国武术作为一个创作点,精准的挖掘、展示中国武术文化。于2008年6月上映的由美国梦工厂电影公司制作的动画片《功夫熊猫》就是一个最好的诠释。《功夫熊猫》巧妙、精辟的展示了中国土生土长的本土武术文化,在占据着主场优势的情况下,为什么我们不能拍摄出如此影片?《功夫熊猫》对武术文化精辟展示的背后蕴含了“武术与影视”怎样的发展关系、“武术影视对武术发展起着怎样的作用,目前武术文化传播发展现状如何?这些都是本文研究的内容。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逻辑分析法等,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了阐述和界定,特别是“武术影视”和“影视武术”两个概念,以往的研究没有把这两个概念区别开都是混用,而且几乎没有完整的概念界定。随后本文以《功夫熊猫》影片为主要影例分析了国外影片中展示武术文化的外形技术和内涵文化。武术文化所包括的武术技术功法、制度传承、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几乎全部被收入影片之中,展示了武术文化的丰富内涵。就《功夫熊猫》影片来说,精准的商业切入点、影片内容的设置和自身的优越制作、对功夫文化的深度挖掘是其成功的关键所在。《功夫熊猫》从中国本土文化出发,内容、角色分别选定为国人所熟知的传统文化,不局限于已经熟悉和认知的文化背景,这些都充分展现了国外影视的独到视角。同时也反映了国内影视和武术界发展的阙失。  随着影视和武术的联姻,形成了影视新的片种——武术影视。武术影视的发展对影视来说,是一种创新,它增加了影视新的文化内涵,促进了影视文化的发展。从国外影片《花木兰》到《功夫熊猫》,我们看到了外国影视对中国文化的探索、挖掘和展示。因此坚持走“在文化中传播文化”、“用文化拯救文化”之路是武术影视未来发展的最佳选择。  武术与影视的结合给武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空间,给武术的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1.使武术的教育作用更鲜明。武术影视中一些带有侠义精神的侠义行为,无疑给人们一种心灵上的碰撞,激起人性本身的扬善惩恶的心理。影片中武侠所表现出来的轻生死、重大义、除暴安良的侠义精神,“言必信,行必果”“己诺必诚”的人格,“不矜其能”“羞发其德”的谦虚品质以及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这对振奋民族精神,推动全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着深远的意义。2.促进了武术自身的发展。武术影视的推广和传播引起了习武人数的高涨,是学校武术发展的催化剂;武术影视使人们了解、认识武术,积极投入武术健身的浪潮中,极大的促进了大众武术的发展;与武术相关的产品,诸如音像、书籍、服饰等逐渐增多,促进了武术产业化的形成。伴随着武术影视的快速发展,“影视武术”已成为武术发展传播中不可忽视的媒介,在武术的分类中应该给予定位。3.加速了武术的国际化传播。影视在武术走向国际化道路上无疑是绝佳的载体,它对武术的普及、传播和发展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发展的同时,注重深层的传统文化挖掘是武术未来发展的最好选择。随着武术影视不断在全球上映,“功夫”一词已基本上成为世界识别中华民族的符号。“小其技能,大其文化”,武术作为承载了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肢体语言符号,借助被大众所接受的影视媒体,进行有效地推广和普及,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开端。
其他文献
我国体育院校作为高等学校的组成部分,建国后尤其在数量及规模上向前大大地推动了国家的高等教育事业。然而,由于体育院校的主体与主体、主体与系统之间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
在网球职业化程度和对抗水平越来越高的双重背景下,网球运动员的体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获得好的排名,运动员必须面对连续参赛带来的训练不系统、体能储备不足等问题。为了
中国武术散打这一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竞技体育项目,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无论从赛事的运作还是从项目的技战术水平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随着散打项目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与国
教学设计是一种在哲学和心理学理论指导下,从教育技术领域中发展起来的系统方法,其特征是通过系统化的考虑和安排,使教学更加有效。而体育教学作为教育教学中较为特殊的一种,同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