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程序公正研究

来源 :中国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zibzibzi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民事程序公正为研究对象,共分为七章。第一章是概论部分。首先从公正的概念入手进行分析。西方社会哲学谈论到社会秩序的核心问题就是公正,公正也成为法学家们永久的话题。与公正密切相关的是“正义”的概念。本文中“公正”与“正义”视为一个名词加以探讨。同时公正与权利有著密切关系,不论何种法学理论对于公正的探讨,皆是以讨论如何正确的分配权利为基础。权利是某种表现个人利益价值的方式,同时亦为公平正义之重心,权利是公正实现的途径,公正是权利分配的最终目的。本文所研究的审判程序是一套审判过程中关于各诉讼主体权利义务的规则体系,具有排他性、被动性、分配性、安定性、经济性、公平性、社会性等特点。其次本章还区分了实体公正、结果公正和程序公正,指出程序公正作为程序的基本价值,包含了外在的公正价值和内在的公正价值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才构成了完整的民事程序公正。程序不仅仅是为了实现外在的实体公正目标,程序本身还有独立的价值取向,即程序的独立价值,称为程序公正。第二章是对民事程序公正历史源由的探究,在本章节中除了探讨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正当程序的历史起源与发展外,还探讨了两大法系对於正当程序认知上的区别,及正当程序最早起源於英美法系的因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是本文的重心所在,也是理论性最突出的部分。第三章主要是对於民事程序公正价值理论的探讨与分析,首先探讨了民事程序的价值以及评价主体,再集中探讨学界对於民事程序的价值观的分类。程序价值观主要包括三种:一是工具主义程序价值观,包括绝对工具主义价值观以及相对工具主义价值观,即对于实体法而言,程序只是做为其达到目的的工具,程序法只是附属法,它本身不具有任何独立的内在价值;二是,经济效益价值观;三是,程序本位主义价值观,即强调程序自身的独立价值,认为将人作为中心的法律程序在逻辑上必须体现对人的尊重,大体包括了“平等”、“可预测性”、“透明性”、“理性”、“参与”和“隐私”等方面。笔者认为,民事程序公正的价值观应当由两部分组成:一方面,民事程序公正同时包含了工具性价值和独立价值,两者都是民事程序公正的必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一个公正的民事程序必然包含了两种价值准则。另一方面,在司法实践中,应当坚持程序公正决定结果公正的“新程序本位主义”价值观,司法实践中,由于实体公正内涵不确定性的弊端充分暴露出来,实体公正对于司法或诉讼这一功能有限的社会解纷机制来讲,就显得有些虚无飘渺、无法追寻;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内涵确定的程序公正却是真实、触手可及的。因此,在民事实体公正与民事程序公正发生冲突而难以兼顾的情形下,坚持民事程序优先,是惟一现实、可行的价值选择方案。也就是说,在立法的宏观层面,民事程序应当具有发现真实、准确适用法律的工具性优势,立法者在设计诉讼程序时应充分实现民事程序的工具性价值,确保民事程序公正的实现。当然,民事程序法除工具性价值外,还具有独立价值,即民事程序公正。第四章中主要探讨民事程序公正价值的解析。笔者在此章中主要探讨民事程序公正的狭义价值与广义价值。在对於狭义价值的讨论後,笔者认为:民事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实现的保障体系或是运作手段,民事公正的程序具有吸收不满和正统性的再生产功能。民事程序公正还具有一定的程序合成作用。在对於民事程序公正广义价值的讨论後,笔者认为:第一,通过民事程序公正保障国家法律权威性的实现;第二,民事程序公正是国家体现对于社会秩序维持的最好方法;第三,民事程序公正是公民对自身权益认可的前提;第四,民事程序公正是公平与公正的形式体现;第五,民事程序公正是国家或社会民事诉讼文化理念的体现;第六,民事程序公正是民主、文明与传统、落後的分界线;第七,民事程序公正是国家公共资源节约的体现;第八,民事程序公正是法治社会中对国家公权力的限制象徵。第五章是研究民事程序公正的具体内容及其保障机制,本章内首先探讨构成民事程序架构的基本原则以及不可或缺作用的核心原则分析。通过对於基本原则与核心原则的分析後,再讨论四个民事程序公正的组成内容,分别是基於宪法上的民事程序公正、基於程序保障的民事程序公正、基於公正和效益结合的民事程序公正内容。第六章是对我国当前民事程序公正实际状况的考察和分析。我国的民事诉讼程序当前存在如下不符合程序公正的地方。首先,司法独立不完善,司法权地方化、司法的监督体制不规范、司法权行政化以及司法非专业化。其次,我国民事诉讼程序在一系列环节上存在缺陷,影响了程序公正价值的实现。对于原告递交的起诉状,法院在不经听取双方意见的情况下,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这必然剥夺了当事人基于宪法而产生的程序基本权。审前程序中的当事人取证、举证时限、证据交换等制度、回避制度、审判委员会制度、司法判决书制作制度以及缺席判决制度,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不足。最后,作为救济程序的审级制度、再审制度也不利于程序公正的实现。本章具体分析了各种制度缺陷的表现。第七章是制度建议部分。在第六章分析情况不足的基础上,立足于程序公正的原理,提出各种制度改革建议。具体包括司法独立和法官职业化的形成、一审程序的改革完善、上诉审和再审程序的改革、建设宪法法院等等措施。
其他文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温拌沥青混凝土具有绿色环保、节省能源、生产成本低、拌合效率高等施工优势,然而缺少温拌剂在水工沥青混凝土的应用研究。本文主要目的确定温拌剂在水工沥青混凝土中的应用条件,推动温拌剂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分别研究不同掺量温拌剂、不同拌和温度、增粘剂对水工沥青及沥青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以及对比不同老化时间沥青及沥青混凝土的性能,通过分析上述试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掺量WG-Ⅰ温拌剂、WG-Ⅱ温拌剂对水工
通货膨胀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工资指数化是设想可减轻通货膨胀的措施之一,但对于其真正实施的效果一直存在争议,本文的目的就是探究工资指教化的优缺点以及在我国实行的
以1978年为时间界线的现代旅游发展以来,中国不同区域尺度的旅游地理空间实践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发展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政策理念中,创造了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和空间领域
为掌握温拌剂类型和橡胶粉细度对温拌橡胶沥青性能的影响,制备不同类型温拌橡胶沥青,通过布氏旋转粘度、软化点和延度等试验对其粘温性能、高温性能和低温性能分别进行研究。
目的:讨论介入护理学的发展与介入病房的构建。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6月~2018年6月治疗的介入治疗的患者140例,根据患者入院的时间顺序分为实验组(介入护理以及介入病房)和
通过对新款三轮运动车制动性能要求进行分析,设计计算了制动系统的浮钳形盘式制动器结构和采用人力操纵的全液压制动驱动系统,并根据《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7258-2004
萨迦班智达·贡嘎坚赞(1182-1251)是第一位博通五明的藏族班智达,他出身于萨迦昆氏家族,是萨迦四祖。萨迦班智达生逢乱世,正值分裂割据时期,无论藏地还是内地形成了诸多割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