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发达国家步入了后工业化时代,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形成了产业结构从“以生产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的转变,生产性服务业的兴起,日益成为服务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生产性服务又称生产者服务,在理论内涵上是指市场化的中间投入服务,即可用于商品和服务进一步生产的非最终消费服务,其目的在于降低生产费用,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企业经营的专业化程度。目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整体竞争力偏低。根据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统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生产性服务业投资以每年15%的幅度急剧增长,目前生产性服务业FDI已占全球FDI流量的一半左右。而2007年我国服务业吸引外资额仅占外资总额的30%,明显低于世界平均值(64%)、发达国家(71%)和发展中国家(49%)水平。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吸引外资的比重则更低。开放程度相对较低、参与全球化不足成为我国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和整体竞争力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与此同时,国际生产性服务企业集团对中国这块潜在的大市场兴致高涨,按照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经验,中国生产性服务业正面临一个爆炸性的发展机遇。因此,在经济全球化和当下金融风暴的冲击下,如何把握时机,趋利避害,合理引进外资,是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此时,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利用FDI的影响因素行进分析研究,将有助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引资政策的制定、产业结构的调整,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国民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本文以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为研究对象,首先对FDI理论和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利用外资现状及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其次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利用FDI的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分析,找出积极因素和约束因素,再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中的具体行业进行定量实证分析,建立时间序列回归模型。结果表明,经济因素、行业因素、开放水平、科研能力和区位环境等因素是影响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利用FDI的重要因素。最后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基础上,针对全球经济和当前金融风暴的影响,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提出合理的引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