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发展援助(InternationalDevelopmentAssistance)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定义。本文涉及的是其狭义的概念,即发达国家或高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及其所属机构、有关国际组织、社会团体以提供资金、物资、设备、技术或资料等方式,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和提高社会福利的活动。国际发展援助的产生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发展援助逐渐成为国际经济合作和发展干预的重要方式之一。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国际发展援助体系逐渐成熟和完善,且在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成为其主要继承国。因20世纪90年代初期实施全面激进式转型,俄罗斯遭遇了巨大的政局动荡和严重的经济衰退,成为国际官方发展援助的受援国。进入新世纪后,俄罗斯重新制定国家发展政策,国内经济形势逐渐好转,在2005年实现了由受援国向援助国的角色转变。近些年来,俄罗斯积极参与国际发展援助领域的活动,成为了新兴援助国中的一员。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尤其是加入《重债穷国倡议》(HIPC)的非洲国家是俄罗斯对非洲开展国际发展援助的重点对象。俄罗斯对非洲国家开展国际发展援助主要有政治和经济两个层面的战略目标,通过大量减免债务、积极参与医疗卫生、农业和粮食安全、教育、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活动开展对非援助。俄罗斯对非洲国家的国际发展援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对于非洲“重债穷国”而言,其社会经济状况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引言主要介绍选题的目的及意义、该领域的先行研究成果、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第一章从国际发展援助理论和俄罗斯国家发展援助活动综述两个方面来介绍俄罗斯的国际发展援助体系的建设、规模以及援助形式。第二章分析俄罗斯对非洲国家开展国际发展援助的动因和目标,展现俄罗斯在非洲国家开展的具体的援助实践。第三章从援助国的政治和经济目标与受援国社会经济改善情况来分析援助的实效。结论对全文进行总结。 通过研究俄罗斯对非洲国家的国际发展援助战略,我们可以更加了解俄罗斯发展与非洲国家关系的战略内涵。此外,及时关注非洲地区出现的国际发展援助新形势,以提高我国对非援助战略的实效性,并为中俄两国在非洲国家实施国际发展援助的合作提供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