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电力开发(1933-1983年)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anq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案,成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Tennessee Valley Authority简称TVA),开始对田纳西河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在TVA的规划和主导下,经过几十年的开发,田纳西河流域已旧貌换新颜,由原来的农村萧条、农民贫困的缩影转而出现工厂林立、经济繁荣的景象,人均生活水平也已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因其成果显赫,常被当做落后地区成功开发的范例而受到国际关注。本文从历史学的角度,以电力开发为主线,对其开发背景及电力开发过程中的各项措施及政策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其经验和教训。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背景主要有两个,一是田纳西河流域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洪水泛滥成灾。此时,美国兴起了自然资源保护运动,对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就提上日程。二是流域内经济结构落后,居民生活贫困。此时,美国的经济政策开始由自由市场经济向政府干预经济转变。为了彻底扭转该区域积贫积弱的现象,在这一经济思想指导下,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选定田纳西河流域,作为其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实验。实施靠能源开发解决当地居民贫困的战略计划。1933年《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案的通过,标志着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的成立和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开始。《TVA法》最初确定的开发宗旨是对田纳西河流域进行综合开发,改善田纳西河航道,控制田纳西河流域的水土流失,防止洪水灾害,利用田纳西河的水力进行发电;因此发电在初期没有作为主要任务。但后来随着开发的进展。电力由次要地位变为占据统治地位。凭借电力开发,并通过普及电力,田纳西河流域经济社会得以全面发展。TVA的电力开发经历了水电、火电、核电以及后来的新能源发电。本文以1959年为线,把其开发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开发资金主要由国会拨款,开发措施主要为水电、火电的开发和农村电气化;后期资金由向公众发行债券募集,资金来源的变化,更加改变了电力开发项目与非电力开发项目之间的平衡,从此电力开发成为其流域综合开发的主题。而其区域资源综合开发的职能逐渐弱化,最后逐步蜕化为一个“电力公司”。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获得了极为显赫的成就。经过几十年的开发,田纳西河流域的经济结构趋于合理、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但是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教训,如以电力开发为核心的资源开发模式对田纳西河流域经济的辐射功能有限;开发过程中带来的环境问题;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背景;第二章探析TVA法的制定与开发战略;第三章探析田纳西河流域电力开发的历程及措施;第四章总结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成就与问题。
其他文献
随着知识管理理念的普及和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知识已经成为占据支配地位的经济资源和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加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以澳洲青苹果为原料,采用冷破碎技术分离果皮、果籽后得到纯果肉果浆,加入辅料进行冷冻干燥制得果粉。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究果浆与辅料比例、低热甜味剂添加量和青苹
摘 要:廖平是我国近代经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学术界对廖平及其著作的整理与研究可谓丰富。自题联,是人们为自己所题的对联,用来作为自我鞭策、勉励之用。廖平曾作过几副自题楹联,搜集整理这些自题楹联,对其详加考证,尽量去还原它们本来的样子,对于研究廖平及其学术思想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廖平;自题联;谬论;考论  廖平是我国近代经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学界对廖平及其著作的整理与研究可谓丰富。《廖平全集》
在现代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下,工业企业因其产业特性,急需找到一种可以实现有效资源管理和性能监控的方法来减低生产过程中的产业风险,在实现安全管理的基础上提高企业
无人机巡线作为电力行业一种全新的运维方式,是对直升机和人工巡线的有力补充,不仅减轻了输电线路运维人员的工作强度,而且提高了巡检质量、效益和效率,将是今后输电线路运维
目的:探讨并分析用单孔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
近10年来,矢向引导型互阻式矫形技术(sagittal-guidance Twin-block appliance,SGTB)在正畸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以该技术演化的3种形式—改良活动式、革新黏固式、原创
随着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高层、地下建筑以及大型综合性建筑日益增多,火灾隐患也大大增加,火灾已成为我国常发性和破坏性以及影响力最强的灾害之一,火灾的数量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