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P-42法和TRAKER法联用的道路扬尘排放特征研究

来源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jun64224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路扬尘是城市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地方政府需要了解城市道路扬尘排放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当前我国尚无标准化道路扬尘采样方法,我国各省市和地区的道路扬尘治理水平受科学技术、投入成本、治理手段等多方面限制,治理成果存在显著差异。因此,研发成本低、精度高、简捷快速和满足多方需求的道路扬尘检测方法对我国城市道路扬尘精细化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保定市为研究区域,分别采用当前被广泛应用的AP-42法和基于激光传感器的TRAKER法,对保定市城区不同类型道路的积尘和扬尘按不同季节进行样品采集和分析测试,研究了保定市不同类型道路的扬尘排放特征(积尘负荷(sL)特征、积尘化学组分特征和道路清洁参数(a));对sL和a进行对比分析和相关性研究,进而联用AP-42法和TRAKER法探究了保定市城区不同季节的道路扬尘排放特征、不同类型道路的sL均值特征和道路扬尘污染等级。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保定市道路扬尘排放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基于AP-42法获得的sL值存在时间和空间序列变化。同一道路的sL值在不同季节也存在显著差异,整体表现为sL春季>sL秋季>sL夏季,主要受季节性气象条件的改变、城市施工活动和城市扬尘治理力度的影响;基于TRAKER法测试的道路扬尘颗粒物检测模型中积尘浓度(T)与车速(S)具有较高非线性相关性。该模型可归纳为:T=a·STb的形式,其中b与颗粒物粒径有关。本文测试获得的b值约在2.17~2.23之间,均小于国外推荐值3.00。a与sL均能较好地反应道路污染程度且数值在同一数量级;道路积尘碳组分分析结果中,有机碳(OC:Organic carbon)和元素碳(EC:Element carbon)比值为22.0±9.0,明显高于其他城市,二次有机碳(SOC:Secondary organic carbon)对OC贡献约占1/3;水溶性离子中,Ca2+、K+、Mg2+、NO2-、NO3-、Cl-和SO42-质量分数相对较高,道路扬尘的主要来源可能包括:道路旁裸地、渣土运输、机动车尾气、燃煤及生物质燃烧。(2)AP-42法和TRAKER法联用法的研究结果表明:sL与a值之间基本维持稳定的正相关性,不同季节的最优拟合方程的皮尔森相关系数分别为:0.94(春季)、0.98(夏季)和0.96(秋季),各拟合方程的p值均在0.01处具有统计学意义,二者相关关系主要受不同类型道路积尘粒径分布影响。(3)联用法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保定市春季城区外环道路(sL范围:0~3 g·m-2)相对城区内部道路(sL范围:0~5 g·m-2)清洁,多数路段sL值在2 g·m-2左右。夏季积尘负荷显著降低,秋季部分区域仍然存在sL高值现象;不同季节城区内不同类型道路的sL从大到小排序均为:支路(6.3 g·m-2)>次干道(1.4g·m-2)>主干道(1.3 g·m-2)>快速路(0.8 g·m-2);不同季节道路污染等级中的优良比例为36%~72%,支路全年污染程度较高。
其他文献
学位
上消化道出血是内、外科常见的急性危重症之一,死亡率高。尽管西医内科目前有很多应急措施,但效果仍欠理想,故迄今为止,对它的治疗仍是内科领域探讨的重要课题。然而祖国医学对它的认识和治疗却有悠
期刊
学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下垫面不断被不透水地表所代替,城市热环境问题愈发严重,尤其是大中型城市群的城市扩张更加迅速,而城市群生态系统中的蓝绿空间能够提供温度调节功能,消减城市热岛效应。本文以京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以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LST)表征城市热环境特征,基于MODIS产品数据、Landsat遥感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从不同尺度研究了城市热环境,分
烯烃与臭氧反应在有机合成和污水处理中有重要应用。烯烃是对流层大气中最活泼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与臭氧反应可以生成OH自由基,对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生成也有贡献,因此无论是在凝聚相中还是在气相中这一反应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用自行组建的低温基质隔离系统结合量子化学计算详细地研究了乙烯、丙烯、四甲基乙烯、异戊二烯、2-甲基丙烯醛与臭氧的反应机制以及高OH自由基产额的四甲基乙烯与臭氧的气相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峻,对农产品质量和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准确评价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在此基础上,基于区域特征和本土化参数推导科学的土壤环境基准,对于精准、科学地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非常重要。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以长江三角洲为典型研究区域,分别选择江苏省和浙江省农田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统计、空间插值、PMF模型、CLEA模型等手段,对江浙两省农田土壤重
作为世界七大环境公害之一,恶臭污染由于毒性大、嗅阈值低,容易使人产生不适感,已成为较为突出的环境问题。因此,对恶臭污染物的高效脱除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低温(<180℃)催化氧化技术具有污染物高选择性脱除、无二次污染等优势,特别适合恶臭气体的高效脱除。目前该技术的研究核心是绿色、高效催化剂的研制。现有效果好的炭基材料制备工艺复杂,难以推广应用;制备工艺简单的氧化金属基催化剂又存在催化效果差的缺点。为
溶解氧是衡量地表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而我国目前采用统一的溶解氧标准易导致不同地区水体的“欠保护”或“过保护”,需要制定更精准科学的水环境标准体系。本研究通过模型模拟、长序列数据分析等手段,定量探讨了我国地表水体溶解氧背景值的区域差异;解析了近年来我国不同区域地表水体溶解氧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和水质污染原因;利用毒性百分数排序法和物种敏感度分布曲线法初步推导我国淡水和海水的溶解氧急/慢性基准值。综合
磷霉素作为一种广谱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都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传统的生物处理工艺易受磷霉素的毒性抑制,导致去除效率低甚至系统崩溃。为提高磷霉素废水生物处理的高效性和稳定性,不仅要关注生物系统的处理效率和污泥性质,更要关注活性污泥系统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本研究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处理磷霉素模拟废水,评估生物系统降解效果,识别磷霉素
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是空气质量管理和大气环境研究的基础,是研究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相互作用、识别大气复合污染来源、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以及实现空气质量达标的重要前提。然而受活动水平数据难以获取、质量不稳定及排放系数偏差较大等因素影响,目前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中部分源类、部分污染物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这要求我们深入研究清单评估方法,为今后排放源清单提供优化方向,从而更好地为空气质量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当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