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来源及水平的蛋白质对大鼠实验性肾损害的影响

来源 :第一军医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iihh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限制蛋白质的摄入能够阻止肾脏的进一步受损已成共识,并一直是肾病病人营养管理的主要措施。但限制蛋白质饮食有营养不良的危险,且病人长期的饮食依从性较差,改变蛋白质类型是否能延缓肾病进展成为研究热点。植物蛋白与动物蛋白对肾脏及代谢的影响不同,大豆蛋白是高生物价的植物蛋白,含有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质。临床与动物实验研究均显示,与酪蛋白相比,大豆蛋白具有减轻肾脏损害、延缓疾病进展的有益作用。因此,探讨蛋白质类型及数量对早期肾损害的影响,寻找大豆蛋白与酪蛋白适当组合的饮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目的 比较酪蛋白、大豆蛋白及二者混合蛋白对肾损害大鼠的影响,为临床肾病患者应用大豆蛋白保护肾功能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40只正常SD大鼠按体质量从小到大排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0只,均用腺嘌呤灌胃制作大鼠肾损害模型,同时A组(Ca14):为标准对照组,喂饲14%酪蛋白为来源的饲料;B组(SP14):喂饲14%大豆蛋白为来源的饲料;C组(Ca7-SP7):喂饲酪蛋白和大豆蛋白各占7%的混合饲料,蛋白质总量为14%;D组(Ca7-SP14):喂饲7%酪蛋白和14%大豆蛋白的混合饲料,蛋白质总量为21%。每10天测量大鼠体质量(BW),留尿标本检测尿蛋白(UPr),42天后杀鼠取血标本和肾脏,称量肾脏(KW)及心脏体质量(HW),检测血
其他文献
O157:H7 大肠杆菌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的一个主要血清型,感染该菌可使人患腹泻、出血性结肠炎(hemorrhagic colitis,HC),也可引发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emolytic uremic sy
目的本课题拟通过自行设计组合式外架并进行生物力学测试,探讨不同构型的组合式外架固定A2型胫骨干骨折的力学性能差异,通过临床治疗验证其骨折固定效果及疗效,为合理、规范
目的 研究bFGF在转染bcl-2基因治疗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表达,探讨转染bcl-2基因治疗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是否与bFGF蛋白的表达有关。 方法 取99只体
第一部分:RECK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的实验研究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基因RECK(reversion-inducing-cysteine-richproteinwithKazalmotifs,RECK)及MMP-9在
[目的]观察黄芪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作用的可能机制。 [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治疗组,无创伤动脉夹夹闭双侧肾动脉建立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治疗组在阻断肾动脉前10分钟静脉注入黄芪注射液,缺血再灌注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黄芪注射液干预下,大鼠肾脏缺血45min,再灌注损伤24h后,3组大鼠的血肌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