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纪元中,中西方也许有着不同的现实遭遇,但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原有的统一权威和真理的分崩离析。在这样的纪元里,人欲何为?文学欲何为?这些是作为文学研究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选取一种精神立场——“神秘主义”和一个作家——贾平凹,试图对此作自己初步的思考。“神秘主义”作为“一种把握世界、把握生命的诗性世界观”,它为人类的理性划下了一条不可逾越的界线。本文通过对作家贾平凹及其小说创作整体性的研究,以作家的创作和其作品的文化内涵为研究重点,分析“神秘主义”倾向在作家作品中的表现,以及这种美学特征在作家作品中形成的原因,同时分析这种美学特征的文学和文化的内涵,阐述其在新时期文学中的意义。 引言:新时期这些发生在80年代的对“真实”的另类叩问,其实就已经传达出中国小说内在精神变异的实质。表现在作家们创作的叙事策略的转变,其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就是贾平凹。 第一部分 “寻根”:新时期神秘主义回归的文化背景。 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化领域中倡扬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神秘主义成了一股隐流。80年代中国文坛涌起的文化“寻根”浪潮,这种传统精神的回归为神秘主义的再现提供了大的文化背景。鉴于这样一个传统文化逐渐复苏、回潮的客观事实,神秘主义伴随着以“寻根文学”为标志的文化反思再次进入了作家们的创作视野。 第二部分 “现实”一种:文本建构中的神秘世界 纵览贾平凹的小说作品,神秘主义在他的创作中表现得非常突出。一、主要论述贾平凹小说中神秘意象的表现,即“存在之上”的意象世界。二、说明贾平凹小说创作中建立的小说整体的神秘性,即“现实”之外的超验世界的建构。三、从自然、生命和命运等几个方面来描述贾平凹小说创作中的神秘主义母题。 第三部分 传统沼泽地的游魂 主要分析作家作品中这种神秘主义倾向形成的原因。一、道禅传统:作家文化人格面具。主要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佛道这两种文化在贾平凹身上所起的作用,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创作思想的形成和变化。二、守望“民间”——潜移默化的作用。从民间文化立场去分析贾平凹小说神秘性倾向的原因。三、“商州之子”:作为地域文化的书写者。一个杰出的作家总是将自己的艺术生命之根深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