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食管癌手术患者的肺保护效应及机制探讨

来源 :蚌埠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dddes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肺保护效应及其可能机制并分析其量效关系。  方法:选择择期在全麻下拟行食管癌根治术病人80例,年龄40-65岁,体重50-80kg,ASAΙ-Ⅱ级,心功能Ⅰ-Ⅱ级。随机分为四组:低剂量右美托咪定组(LD组),麻醉诱导前经外周泵注右美托咪定的负荷剂量0.25μg/kg10min,继以0.25μg/(kg·h)泵注至手术结束前30min;中剂量右美托咪定组(MD组),麻醉诱导后经外周泵注右美托咪定的负荷剂量0.5μg/kg10min,继以0.5μg/(kg·h)泵注至手术结束前30min;高剂量右美托咪定组(HD组)麻醉诱导后经外周泵注右美托咪定的负荷剂量1μg/kg10min,继以1.0μg/(kg·h)泵注至手术结束前30min;对照组(C组)以相同的输注方式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每组20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单肺通气即刻(T1)、单肺通气后1小时(T2)和再次双肺通气后1小时(T3)静脉血2ml,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岐化酶(SOD)活性,通过各时间点的动脉血气分析PH、PO2、PCO2并计算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和呼吸指数(RI);以及对患者术后3天内肺部并发症的调查,收集所有检测者的数据。  结果:1.四组手术患者的术前一般情况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四组患者T0-T3时间点IL-6、TNF-α、MDA、SOD的比较  1)组内比较:四组患者IL-6、TNF-α、MDA、SOD水平在T2-T3时间点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间比较:四组患者T0时间点血浆IL-6、TNF-α、MDA、SOD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LD组血浆IL-6、TNF-α、MDA、SOD水平在T2-T3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MD组和HD组血浆IL-6、TNF-α、MDA、SOD水平在T2-T3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四组患者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和呼吸指数的比较  1)组内比较:四组患者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和呼吸指数在T1-T3点较T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组间比较:LD组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和呼吸指数在T2、T3时间点与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D组和HD组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和呼吸指数在T2、T3时间点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4.胸片显示3天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MD组和HD组与C组和LD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麻醉诱导后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和1.0μg/kg的诱导量10min,术中以0.5、1.0μg·kg-1·h-1的维持速率输注能增加食管癌手术单肺通气患者肺组织的氧合功能和减少患者术后的肺部并发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DEX的抗炎和抗氧化应激有关。
其他文献
价格歧视是常见的支配地位滥用行为类型之一。在反垄断法中引入经济学分析后,人们发现这种行为在许多情况下能够产生重大的效率,需要对其积极效果与消极效果进行权衡。从字面
摘 要:古田足日氏曾指出,新美南吉作品的特征之一就在于自我的表达,总有一种通过登场人物表达自我主张和进行自我观察的倾向。不幸贯穿了南吉的一生,因此南吉的创作意识总是与他的个人经历紧密相关。本稿选取新美南吉的后期作品《百姓的脚,和尚的脚》,结合新美南吉的个人经历,探讨其后期的创作意识。  关键词:新美南吉;创作意识;悲伤中的美;生死观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吉姆爷》以独特的叙述手法和细腻的心理描写融入了深刻的道德内涵,主人公吉姆在向往道德、丢失道德和重拾道德的过程中向读者展示了船员在紧急时刻生命和道德的两难选择,舍道德保生命还是舍生取义,真是个问题。  关键词:《吉姆爷》;道德;生命  作者简介:冯娜(1987-),女,汉族,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人,山东省烟台市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英美文学方向。  [中图分类号]:I
摘 要: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先知》以散文诗的形式讲述了26个主题的人生真谛,历来受到人们的好评。而《先知》中提到“爱”和涉及到“爱”的主题甚多,本文试图从这些主题箴言中探析纪伯伦《先知》中“爱”的内涵。  关键词:先知;爱的内涵;纪伯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2--02  一、纪伯伦与《先知》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先知》
摘 要: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以短篇小说见长。她的作品多关注女性人物平凡生活中的成长,挣扎,自我探索。短篇小说《逃离》中给读者呈现了一个迫于现实压力选择逃离,最终又回归现实的一个平凡女性的故事。主人公卡拉自我意识的觉醒到幻灭过程,始终伴随着山羊“弗洛拉”的出现。本文试图从神话原型角度对比和解读《逃离》中的山羊“弗洛拉”寓意,讨论门罗作品中动物对人物形象的烘托。  关键词:女性;神话原型;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