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网络虚拟社会迅速崛起,且影响并冲击着人们的社会生活。网络的匿名性、实时交互性及去时空化,使其成为滋生集体行动的沃土。但是对于当代青年参与网络集体行动的心理机制如何,至今仍未达成共识。基于既有研究,以“山东毒疫苗事件”为切入点,从心理学视野出发,编制了《当代青年参与网络集体行动的心理调查问卷》,以南京地区18-35岁的1000名青年为被试,调查了当代青年参与网络集体行动的心理状况,有效问卷887份,利用SPSS19.0、AMOS22.0等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处理分析,探讨当代青年参与网络集体行动的心理机制。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当代青年参与网络集体行动的心理调查问卷包括动机、认同、效能感、价值观、社会支持、情绪六个维度,且调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可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工具。⑵当代青年参与网络集体行动的心理机制存在人口学变量差异。认同、价值观、效能感在不同身份、不同文化程度上差异均达到了极其显著的水平。情绪在身份、政治面貌、文化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动机和社会支持在性别上差异水平较显著。⑶构建的当代青年参与网络集体行动的模型所有指标均达到模型适配标准,假设模型解释率较高。⑷在当代青年参与网络集体行动中动机和效能感是直接驱动力量,而价值观的驱动作用最弱。⑸在当代青年参与网络集体行动的心理机制中,情绪、认同、价值观、效能感对参与意愿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动机对参与意愿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对参与意愿无直接的显著影响。此外,认同在当代青年参与网络集体行动的心理机制中起着调节作用:即青年的效能感和价值观对他们参与意愿的影响程度随着认同的增加而增加;情绪在当代青年参与网络集体行动的心理机制中起着中介作用:即青年的效能感和价值观对他们参与意愿的直接与间接影响均随着情绪的增强而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