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写作水平仍不容乐观。纵观英语教学法,有两种偏激的倾向不容忽视——结构法和交际法。虽然这两种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学生英语写作成绩的提高却仍不明显。不少大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语法知识和词汇后仍无法写出文字通顺,基本无语言错误的文章。而词汇法以词汇短语为核心,以认知语言学为心理基础,成为连接结构法和交际法的一座桥梁,从而避免了以上两种教学法的一些弱点。因此这种在真实语境中出现频率高并且相对固定的词汇短语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有着其他教学法不可比拟的优势。从研究现状看,把词汇短语应用于英语写作中并分析其关系的文章不少,但把词汇短语和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四级议论文相结合的文章几乎没有。而且,以往的文章在教学方法的探讨中,不是太过笼统就是有些方法不适应大学生的需求。本文通过实证性研究探索了词汇短语教学在非英语专业议论文写作中的作用并分析了不同种类的词汇短语在样本中出现的频率。在教学环节中,本文依据个人的实践经验探索了把词汇短语应用于精读课的教学方法。本次实验以山东大学威海分校100名工商管理专业大二学生为对象。其中实验组和控制组各50人,平均年龄20岁。两组学生的英语成绩相当且在受试之前都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词汇短语。实验学期为一学期,实验组通过精读课传授词汇法的相关内容并最终作用于写作实践;控制组的精读课则采用传统教学法。在实验过程中,两组学生都按要求在学期开始,学期中和学期末写三篇符合四级要求的议论文。然后,通过SPSS 17.0软件对学生三次作文的得分以及每篇文章中运用各类词汇短语的数量进行分析。通过对数据结果的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两组学生第三次的作文成绩明显高于第一次。然而实验组无论在成绩上还是运用词汇短语的数量上都比控制组有更大幅度的提高。试验组的学生经过半年的词汇短语教学,在写作时不仅能够较自如的选择和运用多种表达法,而且错误率也随之降低。较之控制组,句型框架在试验组中的使用远高于其他三类词汇短语。以上结果很好地证明了本文中提出的三个假设。即:把词汇短语教学融合在精读课中既能有效地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成绩又能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并引导其自主学习。根据Nattinger, J.和DeCarrico的分类,句型框架在非英语专业学生议论文写作的实践中更容易被掌握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