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管理者的持股比例较低、具有控制优势、缺少股东的监督,我国的监管体系不完善等原因,我国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存在在职消费、过度投资等自利行为,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近些年来,自愿性信息披露受到资本市场越来越多的的关注。而管理者作为自愿性信息披露的主体,在做出自愿性信息披露决策时,是否会受到其自利行为的影响,值得研究。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首先梳理了相关的文献,包括自愿性信息披露和管理者自利行为相关研究成果,并对管理者自利行为对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本文选取2007-2010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如下结论:①管理者的在职消费程度越严重,上市公司的自愿性信息披露质量越差;②管理者的过度投资程度越严重,自愿性信息披露质量越差。最后,根据前面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结果,我们建议我国上市公司应该合理提高管理者的持股比例,加强对管理者业绩的审计与评价,并考虑完善经理人市场,以减少管理者损害股东利益的在职消费等自利行为,降低自利行为对公司的危害,进而提高上市公司的自愿性信息披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