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微生物协同去除水中Cr(Ⅵ)的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h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PRB(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可渗透反应墙)技术修复受污染地下水或土壤的过程中,零价铁或纳米级零价铁会被逐渐氧化为Fe2O3等含铁氧化物(类似于含铁矿物),同时各种含铁矿物也在土壤中广泛存在。本文考察了自然界中常见的铁矿石----黄铁矿、褐铁矿、磁铁矿、赤铁矿和磁黄铁矿,以及微生物对水中Cr(Ⅵ)的去除效果,并将铁矿石和微生物有机结合,初步研究了铁矿石-微生物协同体系对水中Cn(Ⅵ)的去除效果及机理,探讨了在纳米级零价铁的制备中加入稳定剂CMC(羧甲基纤维素),使制备的纳米级零价铁或反应后形成的含铁氧化物高度分散,有效提高对Cr(Ⅵ)去除能力的情况,同时CMC可为后续的微生物处理提供碳源。结果表明:   ⑴黄铁矿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Cr(Ⅵ),去除效率主要受颗粒大小、投加量、初始pH值和反应温度等影响,水中Cr和SO42-等离子对Cr((Ⅵ)去除效率影响不大,而H2PO4-的添加会抑制反应的进行。在Cr(Ⅵ)初始浓度为10 mg1-1、10~200目黄铁矿投加量为20 g1-1、室温的条件下,当pH=3.0时,30 min即反应完全;pH=5.5时,120 min后Cr(Ⅵ)去除率可达到91.82%,而在pH=9.0时,反应120 min后Cr(VI)的去除率仅为52.73%。在与前述相同的反应条件下,当pH=5.5时,黄铁矿对Cr(Ⅵ)的去除能力约为1.53 mg Cr(Ⅵ)g-1。在反应过程中,水中的Cr(Ⅵ)主要与黄铁矿表面的FeS2进行反应,Cr(Ⅵ)被还原成Cr(Ⅲ),形成了类似Fe3O4结构的Cr2S3和CrS的混合物Cr3S4,及少量的CrO2,并在黄铁矿表面形成覆盖层,使黄铁矿的表面逐渐钝化而失去反应能力。同时,FeS2中的Fe(Ⅱ)也被氧化为Fe(Ⅲ),从而失去还原去除Cr(Ⅵ)的能力。   ⑵褐铁矿也可有效去除水中的Cr(Ⅵ)。褐铁矿的颗粒大小,投加量和初始pH值对Cr(Ⅵ)去除效率也有显著的影响,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不大。水中Cl-和NO3-对Cr(Ⅵ)去除的影响不大,而MgO的添加在反应初期对反应有抑制作用。在反应过程中,水中的Cr(Ⅵ)与褐铁矿表面的FeS2等反应,Cr(Ⅵ)被还原成Cr2S3和CrS的混合物Cr3S4,并产生了部分Cr5Si3,主要沉积在褐铁矿的表面,使褐铁矿表面逐渐钝化并失去反应能力.室温下,当pH=5.5时,100~200目的褐铁矿对Cn(Ⅵ)的去除能力约为10.03 mg Cr(Ⅵ)g-1。   ⑶在中性条件下,磁铁矿去除水中Cr(Ⅵ)的能力较差,赤铁矿则具有一定的去除能力。在酸性条件下,两者对水中Cr(Ⅵ)的去除能力均有提高,磁铁矿的去除能力提高较为明显。而磁黄铁矿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对Cr(Ⅵ)均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Cr(Ⅵ)还原产物Cr(Ⅲ)主要以FeCr2O4的形式存在于磁黄铁矿的表面。在碱性条件下,三种铁矿石的去除能力均较差。   ⑷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厌氧消化池中的污泥接种,加入低浓度含Cr(Ⅵ)废水进行驯化,筛选出对Cr(Ⅵ)具有较强还原去除能力的微生物,微生物对Cr(Ⅵ)的去除反应为酶促反应。乙酸钠是较为合适的碳源,pH值是影响反应的重要因素,在中性条件下,反应效果最佳。在短暂的饥饿状态下,微生物仍具有还原Cr(Ⅵ)的能力。经11 h反应后,5 mg l-1的Cr(Ⅵ)废水浓度印降至0。   ⑸利用铁矿石-微生物联合体系去除水中的Cr(Ⅵ)时,发现铁矿石与微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协同效果,去除能力明显优于两者单独反应.在使用0.2 g褐铁矿和2.0 g离心后污泥分别及联合去除30 mg l-1 Cr(Ⅵ)时,78 h后褐铁矿仅将Cn(Ⅵ)浓度降至29.6 mg l-1,单独微生物作用可将Cr(Ⅵ)浓度降至5.07 mg l-1,而两者联合作用下,Cr(Ⅵ)浓度可降至3.68 mg l-1。协同体系还原去除Cr(Ⅵ)的反应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铁矿石对Cr(Ⅵ)的吸附与还原,二是微生物对Cr(Ⅵ)的还原降解,三是微生物将铁矿石表面和液相中的Fe(Ⅲ)还原为Fe(Ⅱ),并通过Fe(Ⅱ)间接还原Cr(Ⅵ)。   ⑹利用纳米级零价铁处理水中Cr(Ⅵ)的过程中,零价铁被逐渐氧化为Fe2O3等类似于铁矿石的含铁化合物。加入稳定剂CMC可提高纳米级零价铁及被氧化后纳米级含铁化合物的分散度,以保持好的反应活性,同时投加的CMC还可作为后续生物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的营养物质(碳源),研究为稳定化纳米级零价铁-微生物协同修复Cn(Ⅵ)进行前期的探索。
其他文献
19世纪60年代,在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的耻辱以及太平天国起义的打击之后,大清王朝的政治舞台上涌现出一批力挽狂澜、重振大清国威的人物,代表人物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胡林翼等。他们积极推行洋务运动,开办工厂、购买军舰、恢复各项经济文化事业,连老佛爷慈禧太后也投入了难得一见的热情,朝廷上下可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这一番改革搞得轰轰烈烈,一个世界强国的重新崛起似乎指日可待了,这就是史称“同治中
期刊
病毒是海洋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多样性最为丰富的一类生命形式,具有极为重要的生态地位。为了深入认识海洋浮游病毒及其裂解浮游细菌释放的裂解产物的生态效应,本论文首先研究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为了解决由栅介质层过薄而引起的漏电流显著增加的难题,人们引入了一种具有高介电常数(高k)的材料来取代传统的SiO2。其中,铪基高k材料由于具备较高的介电常数和结晶温度、优异的界面特性和热稳定性以及低的频率色散和漏电流被广泛关注。本实验采用双离子束沉积系统在本底真空5×10~(-4) Pa和工作气压3.2×10~(-2) Pa条件下,于电阻率为3~8cm的Si衬底上成功制备了高质量的Ta_2O_5和
摘 要:随着电力需求的增加,各个电力企业对于变电运维中隐患风险控制也越来越关注。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变电运维中的隐患风险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加强运维风险评估、提高运维人员综合素质、规范变电运维工作流程、完善运维风险控制体系、做好一体化变电运维等应对技术,希望可以对变电运维隐患风险的解决有所帮助。   关键词:变电运维;隐患风险;运维流程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四处投靠的猛将  吕布是东汉末年逐鹿中原的群雄之一,正所谓“马中赤兔,人中吕布”,三国第一猛将非他莫属,正是因为吕布的勇猛善战,后世文人还给他附会了一段美女貂蝉的浪漫故事,其实这个故事在历史上并不存在。  不过吕布在历史上最大的名声并不是他的勇猛,而是他的势利多变,《三国演义》里张飞骂吕布是“三姓家奴”,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上,吕布投靠的主公岂止丁原和董卓?他前前后后投靠的主公多达7人。  吕布最初
期刊
近代以来,人类政治发展和制度建设的实践,从制度理性视角看,就是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理性化过程.制度理性化在不同国家有完全不同的政治实践和制度表现.自改革开放尤其是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