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MW中心给粉旋流燃烧器流动特性试验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aobi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心给粉旋流燃烧器是一种新型高效、低NOx旋流煤粉燃烧器。本文研究对象按0.5MW热态试验台所用中心给粉旋流燃烧器1:1模化而来,并利用IFA300热线风速仪和三维PDA对燃烧器模型出口单相和气固两相流场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测量了不同一次风率、内二次风率、内二次风叶片角度以及外二次风叶片角度下燃烧器模型出口的单相和气固两相流场流动参数。通过试验发现,随着一次风率的增大,回流区起点后移,其径向尺寸减小,轴向长度减小。较大的一次风率下,一次风作用区域颗粒更加集中,颗粒平均粒径较大,回流区颗粒相对数密度较小,颗粒体积流量较大。过大的一次风率会降低燃烧效率并不利于抑制NOx生成。随着内二次风率的增大,回流区起点前移,其径向尺寸增大,回流区的轴向长度增大。较大的内二次风率下,颗粒密集区域沿径向扩展,颗粒体积流量沿径向分布更加均匀,有利于稳燃以及提高燃烧效率,但过大的内二次风率有可能造成燃烧器结渣,煤粉过于分散而不利于抑制NOx生成。随着外二次风叶片角度的增加,其叶片阻力会出现先变小后变大的现象,引起回流区回流强度、回流区径向、轴向尺寸先变大后变小。过大或过小的叶片角度使得轴线附近区域颗粒相对集中,回流区内煤粉浓度不足,不利于稳燃和抑制NOx生成。随着内二次风叶片角度的增加,回流区的回流强度变大,其径向尺寸、轴向尺寸变大;其颗粒体积流量和颗粒相对数密度先均匀后集中。内二次风叶片角度为60°时能形成径向、轴向尺寸较大的回流区,颗粒分布相对均匀,提高燃烧效率、稳定性的同时,有利于抑制NOx的生成。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工业的迅猛增长,电力需求也随之不断增加。目前超临界、超超临界参数的火电机组由于其良好的经济性等优势目前已成为 600MW、1000MW 等级新机组的发展目标。由于超临
煤与瓦斯突出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最严重的灾害之一,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煤层巷道掘进过程中突出危害越来越严重,传统的防突措施已不能满足矿井安全生产需要,因此,本文提出采
现如今,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形势之下,建筑行业也因此而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各类新型施工技术也逐步的被运用在相应建筑工程管理之中.当前,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已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城市汽车的保有量正在快速增长,由此而引发的空气污染、能源紧缺等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随着排放法规的
我国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有最大的份额,排放了大量的大气污染物,并显著提高了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燃煤的替代,生物质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生物质替代燃煤直
<正>夏末正是雨水最集中的时候,自然水域中的湖库坝塘在夏初水位大降后,纷纷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俗话说水动鱼动,在此体现得十分充分,也给垂钓者带来了垂钓的机会。7月,我与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