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含油量育种一直是油菜品质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油菜含油量是复杂的数量性状,受微效多基因控制,易受环境的影响。随着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及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油菜含油量的QTL定位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目前芸薹属已发表并被定位的SSR标记位点数目将近1,000个,与水稻、大豆相比,油菜的分子标记数量是很少的,远不能满足油菜基因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需求,因而有必要大规模开发SSR标记。本研究中,我们利用公共数据库中甘蓝型油菜的Genome surveysequences(GSSs),自主开发了一批甘蓝型油菜GSS-SSR标记,并将其用于构建遗传连锁图。另外,利用高含油量亲本M201和低含油量亲本M202构建的F2:3家系及重组自交系F5群体对甘蓝型油菜的含油量进行了QTL分析,检测到了一系列控制含油量的QTLs。在此基础上,我们构建了主效QTL近等基因系,为主效QTL的精细定位及克隆奠定了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从公共数据库中下载了13,794条甘蓝型油菜的GSSs,用SSR搜索工具对这些序列进行搜索,发现2,113条序列包含了2,578个不同重复类型的SSR。设计了627对SSR引物,并用6个甘蓝型油菜品系检测标记扩增效率和多态性水平。引物平均扩增成功率达到93.4%,平均多态性水平为73.4%,SSR长度与多态性间无显著相关性。用在亲本No.2127和ZY821间存在多态性的153个GSS-SSR标记构建了基于SSR的遗传连锁图谱。其中136个标记(对应于163个BnGMS位点)定位到相应的连锁群上,17个标记未能定位到连锁图上。构建的遗传连锁图包括19个连锁群,共有163个BnGMS位点和196个锚定标记位点。连锁群长度1,821.33 cM,标记平均间距5.07 cM。2)以高含油量亲本M201与低含油量亲本M202构建了F2:3家系和重组自交系F5群体,群体大小分别为162和157个家系。利用F2及RILsF5群体分别构建了甘蓝型油菜SSR分子标记连锁图。用F2群体构建的遗传连锁图全长1,374.87 cM,共有个221标记位点,标记平均间距6.22 cM;用F5群体构建的遗传连锁图全长1,945.21 cM,包括239个标记位点,标记平均间距8.14 cM。3)分别利用2007年和2008年的F2:3实验数据对含油量进行了QTL定位分析。在2007年检测到7个QTLs(qOC07F3-C2,qOC07F3-A9-1,qOC07F3-A9-2,qOC07F3-A9-3,qOC07F3-A10,qOC07F3-A7-2和qOC07F3-C4),2008年检测到4个QTLs(qOC08F3-C1,qOC08F3-A8,qOC08F3-A9-3,qOC08F3-A10),其中qOC07F3-A9-3和qOC08F3-A9-3的置信区间重叠,qOC08F3-A10和qOC08F3-A10的置信区间也重叠,说明它们是相同的QTL,将它们分别重新命名为qOCF3-A9-3和qOCF3-A10。用混合线性模型对2007年和2008年的F2:3实验数据进行两位点互作分析,没有检测到互作对,只检测到2个含油量主效QTL qOCF3-A9-3和qOCF3-A10,表明含油量主要受加性效应的影响。在2008年,利用重组自交系F5含油量数据检测到5个QTLs(qOC08F5-A9-1,qOC08F5-A9-2,qOC08F5-A10,qOC08F5-A7和qOC08F5-C6),其中qOC08F5-A9-2与qOCF3-A9-3位置一致,qOC08F5-A10与qOCF3-A10位置一致,说明它们是同一个QTL,将它们分别重新命名为qOC-A9-3和qOC-A10。4)利用各株系的蛋白质表型数据,对F2:3群体和重组自交系F5群体的含油量进行了条件QTL分析。结果表明:控制含油量的QTLs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属于一因多效型,如qOC08F3-A8,即同时控制含油量和蛋白质;另外一种属于条件独立型QTL,如qOC-A10,即仅仅控制含油量。控制含油量的2个主效QTLs qOC-A9-3和qOC-A10均为条件独立型QTL。5)根据主效QTL置信区间基因型及表型数据,从重组自交系RILsF5群体筛选了2株在qOC-A9-3和qOC-A10目标区段分别是杂合基因型的单株,将其自交,形成分离群体,构建了在F2:3和F5群体中能多年重复检测到的两个主效QTLs的近等基因系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