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货的推出对股票市场效率的影响分析

来源 :东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radicafra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第一只股指期货在堪萨斯城期货交易所上市以来,已近30年,目前股指期货从交易量上已快速发展成为世界最主要的衍生品种。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金融市场不断完善和创新,股指期货的推出已成必然。2006年9月16日,为了满足国外投资者的需求,新加坡率先推出了以我国股票为标的的股指期货,这对我国证券市场的主导权和定价权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为了维护国内证券市场的稳定,我国加快了推出股指期货的步伐,经过三年多的准备,2010年4月16日,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正式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挂牌交易。在此背景下,究竟这两次股指期货的推出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市场效率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目前还存在哪些不足,如何更好地使股指期货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借鉴以往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采用理论和实证结合的分析方法分别就两次股指期货推出对股票现货市场效率的影响做了比较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两次股指期货的推出对股票现货市场信息效率的影响,主要把GARCH模型同信息传导机制联系在一起,比较前后两次引进股指期货对我国现货股票市场的信息效率变化。(2)两次股指期货的推出对我国股票现货市场波动率的影响,主要运用修正的TARCH模型,引入控制变量以剔除全球宏观经济因素对我国现货市场波动率所造成的影响,同时也引入虚拟变量来反映股指期货上市前后市场价格波动的变化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在信息传递方面,新华富时A50股指期货并没有改善股票现货市场的信息传递速度和品质,相反,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推出降低了波动的持续性,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更有利于释放市场风险;在波动率方面,新华富时A50股指期货增加了股票现货市场的波动率,而国内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推出对股票现货市场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维稳了市场,有效对冲了股票现货市场风险。因此,无论从信息传递方面来看,还是从波动率变化方面来看,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推出相对较成功,发挥出了股指期货的应有功能。通过两次股指期货推出对现货市场效率影响的分析,论文在最后提出了有关我国继续完善股指期货市场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一国的对外贸易在一国的整体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外向型经济体中,一国的对外贸易在总体贸易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
<正>日本横滨轮胎公司(YTC)近日宣布推出最新的高性能冬季驱动轮胎生产线,使生产的轮胎可用于提高恶劣天气下的可靠性和耐用性。这种新推出的W.drive V905轮胎的胎面结合了先
与封闭式基金相比,开放式基金显著的特点是其基金份额具有不确定性。由于投资者可以随时申购或赎回基金份额,其规模会不断发生变化。当基金处于净赎回状态时,基金的运作管理
随着经济金融化程度的加深,金融的发展在一国经济增长中发挥着日渐重要的作用,从某种角度而言,现代经济的竞争就是金融的竞争。然而金融市场具有其自身的两面性,即金融稳定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