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不可避免的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如今我国的目标是由一个农业化大国转化为工业化大国。人口膨胀,土地被大面积开发;工业发展,空气质量每况愈下。作为人类现代文明的产物:城市,成为了这些矛盾激化的舞台。但是城市的发展历史是远远少于人类发展历史的,城市的诞生存在发展都与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这个体系却有着复杂的内部结构,就像一个有机体拥有着自己的“新陈代谢”和“补给平衡”。城市在不知不觉中用钢筋水泥将人与自然隔离开来。人们从中获得的疾病,特异天气所带来的灾害,最终明晰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人们开始用植绿的方式找回“自然”。城市规划中也将人与自然近距离接触的场所规划摆在了十分重要的地方。例如武汉截止去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7.42%,绿地率32.1%,人均公园绿地9.21平方米。这个数据在07年底时分别是37.35%,32.04%和9.16平方米。一年的时间在数据上只是零点几的增长率,却主要依赖的是花费数十亿进行大面积的“拆房建绿”来完成的。新型住宅将成为城市居民未来主要居住的载体单位,如今的房产开发商也将住宅绿化覆盖率作为楼盘的主要卖点,但是这些绿色主要形式仍然只是区域性的。这些植绿与人们居住的房屋实质上还是相互隔离的,我们必须远离房间走到户外才可以感受它们带给我们的好处。现代住宅小区绿化的主要形式还是道旁绿化,屋顶的大片空间成为裸露在太阳下的天然吸热板。屋顶绿化这个概念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就出现,闻名于世的古巴比伦空中花园就是实施屋顶绿化的一项工程,上世纪60年代屋顶绿化这个概念才刚刚出现在中国,而此时的西方世界已经技术成熟达到实施水平。文章将从对比屋顶绿化在中西社会发展程度以及成果方面引出问题,并以武汉城市高层住宅为着眼点,研究屋顶绿化的可实施性。屋顶绿化在城市美化,环境改造,气候调节等多方面都有益处。但是广泛推广却一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文章将以数据分析为依托论证其可实施性。最后给出自己的一套屋顶设计方案土地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在如今变得越来越稀缺的情况下,屋顶绿化必然会受到更多的重视以及推广,作为城市建筑中基数庞大的民用新建住宅将成为这一发展的最好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