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占上市公司总数的60%以上,对国民经济具有重大影响。近几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整体财务状况表现不佳,为了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制造业企业应重视自身财务状况并做好财务危机预警工作。研究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在综述了财务危机预警研究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文献基础上,完成的主要工作和研究结论如下:(1)界定了制造业上市公司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占上市公司总数的60%以上,对国民经济具有重大影响。近几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整体财务状况表现不佳,为了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制造业企业应重视自身财务状况并做好财务危机预警工作。研究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在综述了财务危机预警研究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文献基础上,完成的主要工作和研究结论如下:(1)界定了制造业上市公司发生财务危机的标志及年份,进而确定了样本数据特征并从国泰安数据库中选取研究样本。把制造业上市公司被标记ST或*ST作为其发生财务危机的标志,将其被标记ST或*ST的年份设为第T年,并以公司第T-3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对其第T年的财务状况进行预警。从2015-2018年中选取共546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其中有78家公司被标记了ST或*ST。将70%的样本划分为训练集用于构建财务危机预警模型,30%的样本作为测试集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2)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经营能力、发展能力、现金流量能力、风险水平等方面对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近几年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状况欠佳,制造业行业存在被特殊处理占比过高、经营效益水平下降等问题,财务危机风险随时可能发生。(3)基于文献研究法初步选取了27个指标,进而使用逐步回归法对变量进行二次筛选,最终确定了18个指标来构建预警指标体系。基于该预警指标体系和样本训练集,首先利用逻辑回归和支持向量机两种方法分别构建了单一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基于测试集的模型有效性检验发现:其预警准确度分别为87.73%、85.28%。其次,利用机器学习中的Stacking集成方法融合两种单一模型,构建了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集成模型,研究发现:预警集成模型的预警准确度达到了90.18%,取得了更好的验证效果。(4)将财务危机预警集成模型分别应用于A、B、C三个企业2020年的财务危机预警诊断之中,进一步检验了模型的效果。预警结果为:A企业和C企业2020年均不会发生财务危机,而B企业2020年将可能发生财务危机。鉴于此研究发现,本文分析了B企业近几年的财务数据,并针对B企业存在的财务问题提出了相应改进措施。(5)论文研究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但局限于时间和作者能力约束,论文仅选择了逻辑回归和支持向量机两种方法建立单一模型,机器学习中尚有多种分类方法值得测试,是为本文的研究不足,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2010年3月我国正式推出融资融券试点,标志着中国“单边式”的资本市场正式结束。政策推出以后,关于其实施效果的研究成为国内研究的热点话题。企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企业决策的基础是企业的资本成本。从确定投资项目的门槛率到影响公司资本结构的构成,资本成本影响着公司的运营及其随后的获利能力。而债务融资是上市公司外部融资的重要来源,因此如何降低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信息风险理论认为信息
2016年9月9日,证监会公开发布了《中国证监会关于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意见》,提出对注册地和主要生产经营地均在贫困地区且开展生产经营满三年、缴纳所得税满三年的企业,或者注册地在贫困地区、最近一年在贫困地区缴纳所得税不低于2000万元且承诺上市后三年内不变更注册地的企业,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适用“即报即审、审过即发”政策。探究IPO扶贫政策是否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扶贫”显
英文书籍《超越绩效2.0:一种领导大规模变革行之有效的方法》由麦肯锡公司高级合伙人及资深从业者斯科特·凯勒和比尔·尚宁格博士合著。本翻译实践报告基于该书第一部分“主要理念”的翻译实践而作。本报告以德国功能主义目的论为指导,该理论强调在翻译过程中以译文的预期功能为出发点,为本次翻译实践指明了方向,亦为译者采取灵活多样的翻译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该实践报告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翻译任务描述,主要包括任务的
自《京都协议书》于2012年到期后,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签订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接替其成为约束温室气体排放的纲领文件,该公约一经签订既具有法律效力,各缔约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应履行相应的义务,以求将温室气体的浓度维持在一个人类可承受区间内。作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我国积极承担减排责任,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尝试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
从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来看,我国一直崇尚“无讼”的理念,在这样的理念影响下,调解制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了独具特色的东方经验。直到法治建设得到大力推崇的今天,我国也一直在推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发展,不断探索并完善多种纠纷调解模式,如人民调解、法院调解,行政调解等多种解纷手段在解决纠纷,维护社会秩序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行业协会调解作为新型的调解模式,在近年来一直备受关注,在解
近年来,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及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仍居高不下,制约着企业及银行的健康有序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政府实施的债转股政策,成功降低了银行的不良资产率,改善了国有企业的财务状况。201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开启了新一轮债转股进程。新一轮债转股强调遵循法制化原则,按市场化方式进行,致力于逐步缓解企业
作为一门新的技术科学,智能机器人是人工智能技术最具有代表性的产物,在改变人类生活的同时也产生诸多现实挑战。不论是著作权领域,还是医疗侵权领域,都存在一个本质问题,即智能机器人是否应该享有法律人格。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智能机器人的法律人格进行理论上的探讨。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智能机器人法律人格的理论界定。首先简要阐述智能机器人的类型和功能特征,为下文论述智能智能机器人有限法律人格奠定理论基础;其次
两宋时期,商品经济持续发展,社会生活产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其中在商业交易中提供中介服务的牙人群体逐渐形成并壮大,并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无疑是见证时代发展的重要标志。由于从事行业与受雇对象的不同,宋代牙人存在不同的分类。行业分工的不断细化,说明牙人的专业性不断增强并且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经济活动中,牙人不仅受雇于普通民众,甚至有的还受雇于官府以协助管理市场秩序,成为政府管理社会
我国行政诉讼长期以来存在着诸多问题,而管辖制度的改革是解决我国行政诉讼困境的突破口和重要方面,近年来在司法改革中也进行了许多管辖制度上的改革和尝试。各地方法院通过试点进行行政诉讼管辖制度的改革和调整,以期通过行政案件的异地管辖和审理,实现管辖法院和被告行政机关在地域上相错,减少行政审判中地方行政机关对当地法院的不当干预,来保障司法的独立性和公正性,解决行政诉讼长期以来面临的困境。最高人民法院在各地
社会的不断发展、扶贫攻坚政策的不断实践促使我国经济得到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亦逐步改善,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和医疗技术的创新发展使得人均寿命延长,从而使社会养老问题凸显。而市场养老模式仍以传统养老院模式为主,目前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家庭生活变化需求,老年人养老需求亦发生变化,不再满足于传统独居模式或养老院模式,多元化养老模式需求的日渐凸显为养老地产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市场具备较好发展前景与拓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