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鲁盖尔绘画风格探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rbeyo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勃鲁盖尔是16世纪尼德兰地区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他的作品体现了尼德兰艺术发展的成果。其绘画风格有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特点,同时又具备时代特征。他发展了尼德兰民主主义的现实主义传统。早期作品表现出受到博斯的影响,承袭了博斯艺术最珍贵和神秘的部分,以颠覆性的艺术幻象诠释了基督教精神,借用民间谚语来隐喻现实和梦幻的绘画场景,开创了绘画表现人类精神领域的先河。此外,他的作品具有象征性和深刻性。勃鲁盖尔之所以伟大,还在于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人民性,斗争性和现实性。由于身处荷兰前身尼德兰民族矛盾尖锐复杂的年代,勃鲁盖尔在尼德兰人民反抗西班牙统治者的斗争中,始终没有停止过战斗,他一直站在尼德兰民族和国家利益的立场上,在艺术上坚持尼德兰写实主义传统,画家借图像吐露心声,清楚地表现了社会倾向性与深刻的现实主义特征,具有强烈的隐喻和象征功能,表达了对西班牙侵略者暴行的控诉,带有浓烈的主观色彩。他的一系列风俗画也很好的展现了当时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以及再现了尼德兰山川田园风光。此外勃鲁盖尔也注重风景画的描绘。他的绘画风格值得深入研究。   通过对勃鲁盖尔绘画作品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究他多变的绘画风格,体会尼德兰绘画大师作品的伟大之处,对研究21世纪中国油画有一定的帮助。
其他文献
本文是以石鲁陕北题材山水画和他的革命艺术思想作为主线贯穿于全文。把石鲁如何表现陕北高原作为全文的引子,来论证石鲁创造具有独特的陕北高原题材山水画表现语言的艺术历
期刊
在漆画中肌理产生的物质载体是髹饰层。而髹饰层的形成给了肌理无数变异形态及相关色彩产生的可能性。这些可能性更是由许多偶然造成的必然存在方式。本文以偶然发生状态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