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业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众多学者研究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经济增长会引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促进金融的深化发展;但同时,金融发展也将带来的强大的资金支持,从而可以推动经济的继续繁荣。金融中心作为金融业发展的主要载体,能够增强区域的资源集聚和辐射能力,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升级,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发展层次和质量,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产业的迅猛发展,包括济南在内的中国各主要省市纷纷提出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战略构想,对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理论与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此为背景对济南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最终提出政策建议。在梳理了前人研究的主要成果后,本文发现已有文献多侧重于理论分析,从实证角度进行的研究较少。且目前已有的实证研究也多是基于济南市自身金融发展或者仅将其与山东省省内城市比较研究。因此,本文除将济南区域金融中心竞争力与山东省内城市比较外,还选择了济南周边与其发展水平相近的省会城市,借助因子分析法将济南市与这些省会城市进行比较分析,补充已有理论。本文首先构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区域金融中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共包含3个一级指标(金融竞争力、经济竞争力和外部环境竞争力),15个二级指标,34个三级指标。在此体系下,本文首先通过济南自身纵向对比,对济南市当前区域金融中心各项竞争力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济南市目前金融竞争力发展水平相对较强,经济和外部环境竞争力发展水平则相对较弱。其次,本文以包括济南在内的山东省内17个城市及济南周边与其发展水平相近的六大省会城市2006-2014年的指标数据为基础,分金融、经济、外部环境以及综合竞争力四个方面,分别进行因子分析,算出因子得分,并据此进行排名,从而将济南分别与山东省内其余16个城市以及济南周边与其发展水平相近的其余五大省会城市(西安、郑州、合肥、石家庄、太原)进行了横向对比分析。最终发现,无论是与省内城市还是周边省会城市进行对比,济南市经济竞争力最弱,外部环境竞争力其次,金融竞争力虽较强,但增速不足。与纵向对比分析结果一致。基于对以上实证结果的分析,本文认为济南市应该选择混合发展模式作为济南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模型选择;同时本文还针对各项竞争力的提升措施分别提出了对应的政策建议:对于提升济南金融竞争力,本文提出应重新定位济南区域金融中心目标,确保如期建成;同时构建多元化金融机构体系,促进金融创新;对于提升济南经济竞争力,本文提出应大力发展济南实体经济,切实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对于提升济南外部环境竞争力,本文则提出应完善济南市电信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加强金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