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财权事权不匹配问题突出,造成地方财政普遍面临困镜。为了缓解这一难题,地方政府通过出让土地来获得土地出让金、土地相关税收收入,这种对土地收益的过度依赖促成了土地财政的形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财政规模日益扩大,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本文通过对我国土地制度发展、财政制度发展和土地财政演进过程的详细分析,深入研究土地财政对我国政治、经济所发挥的作用。研究表明,土地财政从最初的推动政治、经济改革到促进地方政府增加收入,再到推高房价,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蓬勃发展,房地产价格也快速上涨。高房价不利于房地产业的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土地出让金是房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土地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土地财政是否会直接推动房价上涨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极大关注。本文以河南为例,估算了土地财政规模,为了准确反映土地财政规模,本文中的土地财政不仅包括土地出让金,还包括土地直接税收和土地间接税收。在估算出河南省土地财政规模后,本文还对估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十年间河南省土地财政规模快速扩张,招拍挂出让占土地出让方式比重日益提高。本文通过构建计量模型来研究土地财政与房价的关系,选取土地财政规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为解释变量,并依据河南省1998年到2012年的数据,构建模型并进行了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实证分析表明,土地财政规模与房价具有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土地财政推动了地方商品房价格的上涨。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对解决土地财政问题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构建新的地方地方税体系,调节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税收分配;进行转移支付制度改革,满足地方政府城市建设、提供公共服务的需求;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建立城乡一体的建设用地市场;优化土地出让制度,促进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