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状过渡金属硫族化物异质结的可控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层状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MoS2、WS2等)是最早被广泛研究的非贵金属析氢催化剂之一,因其边缘被预测具有与铂相当的析氢活性而备受关注。但是,这类层状材料导电性差,层间电荷转移慢,边缘活性位点数目少。尤其是将水解离成活性氢的决速步能垒高,与-OH结合能力强,导致这类材料在碱性环境析氢活性差、稳定性差。基于此,本论文通过设计和合成层状材料多孔异质结催化剂,系统研究了层状材料在不同p H值电解液中的析氢活性及其稳定性,阐述了相应的催化析氢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Se-MoS2/Co Se2异质结催化剂:通过在高导电的Co Se2纳米线阵列上原位生长Se-MoS2纳米颗粒,构筑了纳米异质结Se-MoS2/Co Se2,充分暴露了层状Se-MoS2颗粒的边缘活性位点,改善了边缘活性位点与导电基底间的接触电阻和电荷转移效率,大幅提升了MoS2基层状材料催化剂在碱性介质中的析氢活性。在1M KOH中,该催化剂分别需30和93 m V的过电位就能稳定输出10和100m A/cm2。此外,该催化剂在酸性(0.5M H2SO4)和中性(1M PBS)电解液中只需要84和95 mV就能稳定输出10 m A/cm2。这些信息表明该异质结催化剂在不同酸碱度电解液中都具有优良的析氢活性,展现出优异的p H普适性。通过分析其催化机理,我们认为其优异的性能来源于该异质结活性组分的协同催化增强机制,例如丰富的边缘活性位点Se-MoS2颗粒与基底之间的强化学键作用以及硒原子掺杂等。2.Se-MoS2/Co0.2Ni0.8Se2异质结催化剂:通过调控基底镍、钴元素组分,原位构筑了基于层状Se-MoS2纳米颗粒与Co0.2Ni0.8Se2纳米线阵列的异质结Se-MoS2/Co0.2Ni0.8Se2,大幅增加了层状材料的边缘活性位数目,使得边缘活性位高密度排列,优化了导电基底与表面催化剂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进而制备出宽p H广适、高活性且稳定的析氢反应催化剂。该异质结催化剂展现出优异的p H普适特性,在碱性、中性、酸性电解液中分别只需要30、93和94 mV就能稳定输出10 mA/cm2的电流密度。3.N-WS2/Co3N双功能催化剂:通过在Co3N多孔基底上原位合成了基于氮掺杂WS2纳米颗粒的异质结催化剂N-WS2/Co3N,实现了层状材料N-WS2的边缘结构高定向排列以及边缘活性位的充分暴露,加快了界面电荷转移,进而大幅提升了层状N-WS2催化剂在碱性介质中的析氢活性(10 m A/cm2只需67 m V)。特别地,该催化剂也具有优异的有机分子尿素氧化催化活性,只需1.378和1.41 V就能稳定输出100和500 mA/cm2,这为开发层状材料催化剂在尿素电解制氢和燃料电池方面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古菌病毒代表了病毒界中最为神秘的部分之一,其特殊性可以从丰富的形态特征扩展到基因组序列和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结构,极少的同源蛋白数量足以看出其与细菌病毒和真核病毒的不同。古菌病毒结构研究对于探索未知世界中病毒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起源和进化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噬菌体结构研究相比,古菌病毒结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其中以纺锤形病毒结构报道为最多,由于其较大的分子量和在生命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寻常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