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说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和高考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大纲都明确地指出了理解小说文本的重要性,而高中生小说主题解读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其对小说文本理解程度的深浅,所以培养高中生小说主题解读的能力既符合新课改中小说阅读教学的要求,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审美鉴赏及文化理解能力的语文核心素养。而高中生的小说主题解读能力却不容乐观,无论从平时小说教学课堂对学生表现的观察结果来看,还是从考试小说主题类探究题型的得分情况来看,许多高中学生都存在着愿意读小说却对小说主题不求甚解的情况。本研究对提高小说阅读的教学效率,为一线教师提供行之有效的培养高中生小说主题解读能力的教学方法,改善学生小说主题解读能力低下的现状具有重要价值。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数据分析法、访谈观察法等方法,对南宁二十六中学生成绩的数据和小说主题教学练习时的具体解读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对一线高中教师、在校学生的访谈和高中小说阅读课的课堂观察,了解课堂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小说主题解读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着重探究了高中小说主题解读教育的实践情况,就如何培养高中生小说主题解读能力提出教学建议。本文除引言部分以外,共分为三个部分。引言部分主要阐述了问题研究的缘起、研究现状,对研究概况进行了梳理,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对关键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还介绍了研究意义和价值、研究特色及创新,最后解释了本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一部分重点研究了高中小说阅读主题解读现状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从新课标全国卷中对小说阅读题型的考查情况可以发现,8年间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卷小说考查的比重逐渐增加,高考对小说主题解读题型重视程度也在加深;从学生在教育测评中小说类题型得分的现状来看,小说类题型得分率不高,小说主题探究类更甚,理科班的学生和农村的学生小说主题解读的能力相对弱;从学生对小说主题的自主解读情况来看,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小说主题解读能力,但是仍存在部分学生歪曲作者写作意图、无中生有甚至无法解读出主题的情况。从教师教学层面上的影响因素、学生考试中小说主题类题型解读的影响因素以及学生正确自主解读小说主题的影响因素等三个方面来分析影响高中生小说主题解读能力的因素,发现在教师教学的层面上,存在着小说主题解读缺乏有效的教师指导、教师解读的教学储备不足、教师解读的功利化、教师课堂解读的公式化等四个影响能力培养效果的因素;在考试中,存在学生缺失或过度依赖阅读技巧、个性受到教师解读的主观化影响、学生阅读量不足且存在畏难情绪等问题;而主题解读的表浅化、学生价值观的差异、学生思维的开阔程度和解读的标签化等问题则是平时影响学生正确自主解读小说主题的因素。第二部分重点阐释了高中生小说主题解读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先明确高中生小说主题解读所需具备的能力,面对这些问题,本文从多元解读的能力、纵深挖掘的能力以及筛选评判的能力等三个方面分别论述了学生解读小说主题时应具备的具体能力。再着重从教师、学生和学校三个层面来探讨培养高中学生小说主题解读能力的教学实践。其中,教师进行培养实践时应注意指导学生立足三要素,落实小说主题解读的基本方法;还可以先行设疑,在阅读过程中挖掘小说主题;更要多视角思考,引导学生把握好多元主题解读;最后注意革新教法,将叙事学引入小说教学。学生层面上,主要进行了让学生在积累和整本书阅读中培养主题解读的能力的实践研究。学校层面上,主要进行了以“紫荆同心,颂读经典”的读好书拍摄活动,为培养小说主题解读的能力添助力的实践研究,在互相推荐阅读、分享小说阅读思考与体验的活动中理解小说主题。第三部分重点针对培养高中学生小说主题解读能力的教学实践,提出了高中生小说主题解读能力培养的教学反思,主要反思包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丰富教师小说解读的教学储备、注意集体培养与个性解读相结合以及适当拓展,延伸课堂小说教学。首先阐述了教师需要通过提高教学研究意识和丰富知识储备来加强小说解读的教学储备;再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建议尝试分小组进行小说主题的研究性学习,以解决集体培养与个性解读相结合难以兼顾的问题;最后提出以知人论世辅助小说主题解读能力的培养、以影视资料推动小说主题解读能力的培养以及拓展渠道,利用网络帮助学生小说主题解读能力提升等建议来适当拓展,延伸课堂小说教学,为学生小说主题解读能力的培养增加推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