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剧作为一种古老的戏曲形态,是由中国传统的民间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综合而成的舞台表演艺术。它具有整体性、程式性、虚拟性等艺术特征,这些特征具体体现在唱、念、做、打的表演程式和表演手段上,体现在根据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等特征所形成的京剧行当上。这些使京剧具有了与任何戏剧不同的美学品格。京剧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土壤,在孕育、成长及发展过程中广泛吸纳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最终成为我国传统戏曲的杰出代表。对京剧艺术的传承和保护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京剧艺术也进入了学校教育的殿堂,这有利于激发孩子对京剧的兴趣,有利于弘扬、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幼儿园也纷纷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京剧艺术活动,但有的幼儿园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对幼儿知识技能的培养上,把京剧启蒙教育的效果定位在一些大家都看得见的“成果”上,忽视幼儿对京剧艺术的审美情趣、审美情感,对如何提高幼儿对京剧艺术美的感受力和欣赏力等方面也缺乏关注。对于京剧艺术的传承和弘扬固然值得我们关注,但也不能忽视京剧艺术本身的审美价值。本研究将视角选定在京剧艺术启蒙教育对幼儿审美能力的影响上,以幼儿为本,依据幼儿审美心理过程的发展,着重从幼儿的审美感知能力、幼儿的审美理解能力、幼儿的审美创造能力三个方面,探索京剧艺术的审美价值对幼儿审美能力产生的影响。通过让幼儿感知京剧中的艺术元素,发展和提高幼儿感知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京剧艺术对幼儿审美教育的作用,使京剧艺术服务于幼儿的审美教育。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京剧艺术及幼儿审美能力概述,首先是对京剧的一些基本概念的界定与说明,包括京剧渊源、京剧特征、京剧的形式美、京剧的内容美等方面;其次是对审美能力的相关阐述,包括审美感知能力、审美理解能力、审美创造能力及幼儿审美能力的基本特点。通过对概念的阐释,引入本文的研究视角,这一部分是文章得以开展的基础。第二部分:京剧艺术启蒙教育对幼儿审美感知能力影响的分析,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京剧音乐启蒙教育对幼儿音乐感知能力的影响;京剧舞美启蒙教育对幼儿美术感知能力的影响;京剧表演启蒙对幼儿形体美感知能力的影响;最后综合分析京剧艺术的整体美对幼儿审美感知能力的影响。第三部分:分析了京剧艺术启蒙教育对幼儿审美理解能力的影响,本部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京剧的形式特征对幼儿理解艺术作品形式美产生的影响,主要侧重于京剧舞美的写意性与京剧表演的虚拟性对幼儿审美理解能力产生的影响;二是京剧剧目的内容美对幼儿理解艺术作品内容产生的影响。第四部分:本部分论述了京剧艺术启蒙教育对幼儿审美创造能力的影响,幼儿对京剧艺术的审美创造可以表现在:音乐活动中,幼儿通过欣赏京剧音乐自由的表现表达,并且创编京剧音乐;美术活动中,幼儿学习绘画京剧脸谱,学习制作京剧服装,手工课上学习制作各种装饰品,以及简单的京剧中的道具;表演活动中,幼儿进行韵律活动,表演游戏等。通过不同的京剧艺术活动途径,提高幼儿的审美创造能力。第五部分:本部分就京剧艺术启蒙教育开展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主要从京剧艺术启蒙教育目标的定位、京剧艺术启蒙教育内容的选择、京剧艺术启蒙教育的组织与实施三个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设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