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境中的现代主义诗歌——九叶诗派论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lingyan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叶诗派是1940年代末国统区形成的一个现代主义诗歌流派,但却在1980年代初以一本《九叶集》才名噪一时,渐渐得到广泛承认.其中的九位诗人产辛笛、陈敬容、唐湜、杭约赫、唐祈、郑敏、杜运燮、袁可嘉、穆旦.对九叶诗派的研究从1940年代就开始了,中间间隔了几十年,到1980年代恢复,到1990年代繁荣,并有了两本论述九叶诗派的专著.该论文在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抓住"中国语境"这一限制语,从当时文坛的现实,政治的时局,都市文化氛围、诗人的精神历程等方面,以新批评派细读法、比较文学中的影响研究、文化研究、文学心理学等视角,对九叶诗派的流派形成、经典化过程、流派特征进行研究,对创作文本则作了大量细致的分析.其中经典化过程和文本分析是前人所忽视或不够重视的领域,该论文对此作了大量的努力.在其它方面,该论文充分吸收前人的成果,但不为之所囿,而是坚持用自己的眼睛来进行判断,删其不当之处,增己之新见.该论文分总论和分论两个部分.总论主要是把九叶诗派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对九叶诗派从聚派、分散到重新被发现、命名,最后经典化的过程进行了简要而有重点的阐述;对流派理论的论述,不同于其他研究文章只提及袁可嘉和唐湜,该论文把九叶其他成员散见于诗歌、信件、文章中的诗歌观点也一并加入,提炼出他们的共同观点.九叶诗人的创作风格还是有所区别的,但该论文抓住他们的哲理化倾向和诗歌意象等流派共同性方面进行研究,着重分析了前人分析较少的世情讽喻诗、咏物诗,和诗歌中的都市意象.分论则是对各个诗人的创作分别进行解读,对辛笛、郑敏和穆旦均取其诗中的一个典型意象或理念进行解读,以期"窥一斑而见全豹"或得到新的理解;陈敬容则主要从其心理历程对其诗歌进行解读;杜运燮、唐祈和杭约赫的"现代史诗"创作引起了作者的兴趣,对他们三人的解读也就从这一点进行.当然,"现代史诗"并不是他们创作的全部,他们诗歌的其它风貌或已在总论中论及,或附在后面,其他诗人的情况也同于此,目的在于避免重复.所以,创作量较少的袁可嘉的诗歌创作分析没有专列一章,浪漫气息太重的唐湜亦如是,但他们的创作在总论中都有提及.一篇论文的写作不仅是在与论述对象的对话,也是与其他论者的对话.该论文的特点不在于全面、庞大,而在于有自己的看法,所以对于前人论述较少或忽视的地方,该论文论述较多,而前人论述甚深、甚多的地方,该论文论述较少,但读者可以从该论文中或注释、参考文献中找到线索,以便查阅.如对于九叶诗派四十年代与其它诗派的关系、九叶诗派与京派文人的关系,可以在蒋登科的《九叶诗派的合壁艺术》中得到更详细的了解;对于袁可嘉和唐湜的诗歌理论,可以在他们的批评集或蓝棣之的评论、龙泉明的《中国新诗流变论》、潘颂德的《中国现代新诗理论批评史》中得到更全面的了解.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