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公共体育场馆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公共体育场馆运营项目逐渐增多,服务面向逐渐扩大,利益相关者逐渐增加,给公共体育场馆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使公共体育场馆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信息时代,管理的效应逐渐放大,公共体育场馆管理质量将对场馆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而公共体育场馆管理质量保障体系能够保障公共体育场馆管理质量平稳快速发展。鉴于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系统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系统科学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等为理论基础,以武汉市公共体育场馆管理质量保障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武汉市公共体育场馆管理质量保障现状了解武汉市公共体育场馆管理质量保障的薄弱点与场馆管理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现实状况,分析公共体育场馆管理质量保障体系的相关主体及功能,明确公共体育场馆管理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原则,探讨公共体育场馆管理质量保障方法的制定流程,并从审核评估的视角出发,探索公共体育场馆管理质量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有关武汉市公共体育场馆管理质量保障方面,具体存在管理定位不准确,保障内容不齐全,管理制度不完善,资源配置不合理,评价人员不全面以及反馈改进环节薄弱等一系列问题,场馆管理质量并未得到有效保障。第二,依据审核评估在目标设定、资源投入、效果达成和利益相关者满意度等方面的要求,结合公共体育场馆管理自身的特点以及专家们的意见,以系统论为理论基础,归纳总结出公共体育场馆管理质量保障体系的框架包括目标保障系统、文化保障系统、投入保障系统、过程保障系统和反馈改进保障系统。这五个子系统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构成公共体育场馆管理质量保障的完整体系。最后建议:一、政府和体育行政部门应积极推动公共体育场馆管理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为公共体育场馆管理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动力。二、公共体育场馆领导或管理者在构建场馆管理质量保障体系的过程中应逐渐将外部动力转化为内生动力,构建满足场馆实际需求的管理质量保障体系。科学设计保障方法,有效实施场馆管理质量保障过程,合理分析保障效果,从而保障公共体育场馆管理质量目标的实现。三、在公共体育场馆管理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应结合场馆实际,确定场馆管理质量保障的重点,分析影响场馆管理质量的相关因素,并对因素的重要程度做出评估,从而分清主次,确定优先次序,提高场馆管理资源输出的有效性。此外,公共体育场馆管理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也非一朝一夕之事,需循序渐进,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