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与资源的制约问题越来越严重,中国京津翼、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及部分大中城市大气污染严重,雾霾等极端天气增多,这些恶劣环境现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由多种因素导致,其中由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全球变暖是重要原因之一。控制碳化物的排放量,是减少全球变暖的重要手段,是推动经济向新常态转型的重要目标,通过交易碳化物的排放量等市场手段来推进减排的实现,从而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减少以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减少资源环境压力,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增强消费者环保意识,创造绿色低碳经济的重大挑战。本文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对于不同国家与地区关于碳基金发展进行梳理。论证不同的国家与地区用于碳基金发展机制确定的可行性。通过对碳基金现有研究文献的回顾,在对碳基金发展机制研究中,本文按照“碳基金如何形成-形成之后碳基金如何运行-如何管理与监督碳基金”的逻辑,对中国碳基金形成机制、运行机制与碳基金的管理机制进行研究,来对我国碳基金进行详尽的研究。在对碳基金的发展方法研究中,本文采先是国际范围碳基金的发展,然后是针对我国碳基金发展,从外到内,从大到小,从宏观到微观。关于碳基金的形成机制,本文系统梳理了传统外部性理论与现代碳交易理论在碳基金交易中的应用,在对碳基金的类型与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本文分析了碳基金形成机制的基本架构可以的基金组成与信用获取方式,本文在对现有国内外碳基金的设立资金来源进行分类分析,研究发现碳基金资金的来源。关于碳基金的运行机制,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归纳整理了碳基金的运行机制的理论基础,找出了碳基金运行的步骤,即碳基金按投资-收益-退出的一般市场经济运作规律来运行,研究了碳基金运行机制的信托模式,分析了碳基金投资机制的决策程序、选择与分布、需求及来源结构以及通过一般均衡(CGE)建模方法的静态GTAPE-E模型来研究预算减排碳基金的一个虚拟投资预期数是否足以购买中国2020年的减排目标排放的目标来对碳基金投资机制的效益进行分析。接着在研究收益机制时,把影响碳基金收益的因素分为四种影响业绩因素的,研究表明碳基金四种业绩影响因素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性,找出影响碳基金较为显著的因素;通过归纳总结碳基金退出机制,分析根据碳基金设立的情形退出方式的不同;最后本章研究了碳基金形成机制的三种不同的方式能否都能达到一定减排作用。关于碳基金管理机制,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的归纳与总结,找出碳基金在不同国家与地区的管理、监管、评估、以及采用Mirrlee的组织内激励和权威的最优结构模型的理论基础,将碳基金管理人、托管人与碳基金投资项目提供人的努力水平引入成本函数,构建了一个碳基金出资人的委托代理模型用来研究我国碳基金投资运作过程中的最优激励问题,为促进碳基金的管理与风险控制提供完善的理论依据。关于国际碳基金的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国际上碳基金的发展状况,然后在研究碳基金发展在气候谈判的作用时以一种国际碳基金—绿色气候基金现状为研究机制构建了一种动态的经济能源模型GDyn E,研究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2035年之前的经济增长与低碳目标之间的关系,发掘通过征税征收碳排放的全球化碳基金对各方能否受益,最后分析了国际碳基金发展的启示。最后在通过分析总结了我国碳基金的发展变迁,从国家、地方以及企业设立的碳基金的发展情况分析了我国碳基金发展的现状,研究了发展我国碳基金制约因素,研究发现中国碳基金的发展对我国绿色发展战略实施的意义,然后分别从完善形成机制、运行机制、管理机制和法律政策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碳基金发展机制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