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肩负着中华民族繁荣复兴的伟大使命。身心健康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前提和基础,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国家的未来发展。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由心理问题导致的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日益严重,已经成为无法逃避的社会问题。新形势下的大学生犯罪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思维,从根源上找到大学生犯罪预防的关键。心理危机干预旨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自我调试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消除大学生违法犯罪滋生的土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以及大学生犯罪预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依靠家庭、学校、社会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为大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奋发有为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鉴于此,本文从大学犯罪的基本特征出发,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一定的预测。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心理危机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遍存在性,心理危机对大学生的行为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大学生心理危机是由多方面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大学生的这种心理“亚健康”状态,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缓解,就会导致大学生行为障碍和偏差行为,更为严重的后果就是成为大学生实施犯罪的导火索。大学生心理危机与犯罪行为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是本文研究的逻辑出发点和理论前提,也为我们通过心理危机干预实现犯罪防控的目的提供了可能。虽然,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危害和大学生犯罪的严峻形势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我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为了从根源上消除大学生犯罪的诱因,必须使心理危机干预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用:从宏观层面来看,心理危机干预需要正确的理念和原则的指导;从微观层面来看,一方面心理危机干预必须构建以家庭、学校和社会为核心的静态支持体系,另一方面心理危机干预包含了实时预警系统、应激干预系统和反馈维护系统三级动态运行系统。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一定能逐渐化解大学生出现的心理危机,从而将大学生犯罪消灭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