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趋势的不断演进,企业为了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为了获得更加广阔的市场,相继走出国门,将企业间的竞争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这种大环境下,为了建立自身核心竞争力,获得更加稳定的竞争优势,企业必须抛开以往单纯为了销售而销售的短视行为,而真正从消费者利益点出发,努力构建一个让消费者认同、具有社会公信背景的平台,实施差异化、人性化的营销活动,企业的这种行为即为“公益营销”。自1981年在美国产生之日起,公益营销就得到了实务界和理论界的广泛关注,虽然产生时间不长,但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得到大量的应用。公益营销在我国兴起的时间不长,但却已呈现出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的态势。作为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数千年来沉淀下来的传统文化既为公益营销的迅速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文化的传承也可能成为公益营销发展的障碍。一方面,我国企业在开展公益营销活动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传统观念束缚或对公益营销缺乏准确的认识,进而导致了负面结果的产生,很多人也因此容易对公益营销的商业目的产生反感。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在公益营销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成熟的营销手段、技巧,使其公益营销活动所产生的效果也并不理想。因此,如何正确的理解公益营销,并学习高效的公益营销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对中西方学者在企业社会责任和公益营销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从而确定了本论文的研究框架,继而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接着介绍了公益营销的产生及其根源,并进一步阐释了公益营销的内涵。其后,通过对一汽大众公益营销案例的分析,总结出公益营销所具有的特点。最后,本文研究工作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企业家应该利用公益营销活动来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从而帮助企业带来更高的利益。同时,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是公益营销活动成功的前提。企业认真履行社会责任,才能够通过公益营销活动获得长期而稳定的利益。公益营销的活动的实施要以诚信为原则,并提高自身的公益营销水平。公益营销所实现的是企业战略,企业家应该长远考虑实施公益营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