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从文献、动物实验及理论多个角度探讨中医肾-脑-目系统的实质及其在弱视发病及治疗过程中的作用,为临床研究及弱视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1、现代文献研究:以“弱视”为主题词,检索自1994年至2011年期间正式发表的中医药治疗弱视文献资料74篇,对弱视的证型、中药出现频次进行统计,分析弱视的发病机制及用药规律。2、实验研究:通过电镜下观察用药前后斜视性弱视猫视皮质的超微结构变化和采用RT-PCR方法检测视皮质NMDAR1基因表达,观察视明宝颗粒对弱视的作用,并以此为切入点探讨补益肝肾、健脾益气养血法治疗弱视的作用机制。3、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中医“肾-脑-目系统”的实质及其在弱视发病及治疗过程的作用。结果:1、现代文献研究:治疗弱视的药物以补益药为主,其中又以补阴药、补血药和补气药居多,弱视的病因病机以肝肾亏虚为主,脾虚气弱次之。2、实验研究:电镜下发现,中剂量和高剂量组可以明显改善斜视所致的视皮质损害,效果依次为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生理盐水组和模型组,横向比较各区各部位之间没有明显差异。RT-PCR显示:模型组的视皮质双侧17区和21a区均可见NMDAR1的表达减少。应用视明宝颗粒治疗后,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视皮质各区NMDAR1表达均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提高。3、理论研究:视觉过程包括对外界光信息接收、分析、识别几方面。肾之精是脑和目的生成、发育的物质基础,是目接收光信息并正确传递给大脑的保障。脑分析和识别能力又是视觉形成的关键,所以,在视觉形成的过程中,肾、脑、目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我们称之为肾-脑-目系统。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弱视的发生。肾精不足,目失所养,神光发越无源可以出现弱视,脑分析、识别即神识功能不足也会出现弱视。结论:1、肾-脑-目系统的实质为:肾为脑和目提供物质基础,目的结构功能正常,脑的神识功能正常,接受三光的刺激而形成正常的视觉过程。2、肾-脑-目系统共同参与弱视的形成,弱视的发病机理应为: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摄养失宜,肾气不足而导致肝肾阴精亏损,精气不能上承,髓海空虚,神识不足,目失所养,神光发生无源,发越无能,视力欠缺而成。在今后的弱视研究和治疗中应侧重于脑的研究和填精生髓的治疗方法,使弱视的中医中药治疗效果更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