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容量缓存压缩装置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中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w9610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航天领域,压缩是解决海量数据给有限信道带宽带来压力的主要措施之一,遥感图像因其获取代价很高所以特别珍贵,也给压缩技术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能即提高压缩比,又能保证还原后的图像与原始图像差距不大是当前压缩技术的主要发展目标。目前,JPEG2000图像压缩标准很好的解决了现有的矛盾。为满足特殊领域对数据实时性的要求,大容量的缓存FIFO的设计也是一个热门的研究方向。本文首先介绍了数据缓存压缩的发展现状与应用领域,针对任务要求,确定了以Altera公司的Cyclone II(飓风II)系列FPGA为逻辑控制芯片,以两片SDRAM为缓存介质构造乒乓操作来缓存上游下发的数据,以美国ADI公司的JPEG2000专用芯片ADV212实现对数据的压缩的总体设计方案。本文详细介绍了大容量缓存和数据压缩各功能单元的构成和操作原理,采用简化的SDRAM控制器状态机来减少编程的复杂度。本文对关键的ADV212固件文件数据采取调用QuartusⅡ中提供的双端口RAM IP核,加载mif固件文件的方式,大大简化了VHDL程序的设计难度。为了保证缓存芯片SDRAM运行的可靠性,本设计在PCB布板方面采取了对数据线等长布线的操作,重要控制信号线上串联33的电阻,消除干扰。论文最后对装置各模块的功能进行了测试,并分析了缓存芯片中所读取的数据,对压缩后的数据进行了还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缓存压缩装置满足要求,而且具有很高的实用意义。
其他文献
在中国分布的鲚属鱼类有四种,分别是短颌鲚、七丝鲚、凤鲚、刀鲚。凤鲚约每年4月下旬开始自近岸浅海溯江进行繁殖洄游,其在长江口鱼汛最大,是目前长江口能形成鱼汛的几种经济类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是从植入前的胚胎内细胞团(Inner mass cells,ICM)或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s)分离和克隆的具有多潜能性细胞。胚胎干
水稻(Oryza sativa)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水稻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以解析水稻全部基因功能为目标的功能基因组研究已成为水稻基因组学研究的重点。大型突变体库是水稻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