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数学概念在数学学习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一线教师在概念教学中常常是先直接给出概念,再对概念进行变式以达到概念的巩固和深入理解.这种做法实际上忽视了概念的过程性.随着2017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布,我们应该意识到,数学概念教学既要注重其结构性(对象),也要注重其操作性(过程).国外的APOS理论和我国的变式教学都注意到数学概念的这两个方面,能够为概念教学提供有效的操作指导.二者也具有许多类似的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概念在数学学习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一线教师在概念教学中常常是先直接给出概念,再对概念进行变式以达到概念的巩固和深入理解.这种做法实际上忽视了概念的过程性.随着2017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布,我们应该意识到,数学概念教学既要注重其结构性(对象),也要注重其操作性(过程).国外的APOS理论和我国的变式教学都注意到数学概念的这两个方面,能够为概念教学提供有效的操作指导.二者也具有许多类似的地方,因此笔者尝试对其进行整合,希望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首先,笔者从教学实践以及理论自身需要的角度分析APOS理论和变式教学整合的必要性;再通过文献阅读,发现二者均与数学概念的二重性联系紧密,因此具有整合的可行性.接下来,利用数学概念的二重性作为中间桥梁,对两种理论进行整合.以APOS理论四阶段为主线,笔者精心设计各种变式题组,横向作用于各个教学过程,力求使学生从各种变化中抓住概念不变的本质和规律,最终形成了APOS理论与变式教学整合下的教学模型.基于此教学模型,以圆锥曲线为切入点,笔者设计了三种圆锥曲线的概念教学方案并于实习班级进行施教.最后,为验证模型的效果,笔者收集了实验班级和对照班级实验前、中、后三次成绩作为量性分析的数据,同时对听课教师和部分学生进行对话访谈,作为定性分析的依据.从数学成绩的数据来看,该教学模型对于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无显著作用;从对话访谈来看,听课教师对该节课的教学效果较为满意,认为该教学模型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有一定的教学效果;从与学生对话来看,学生们比较喜欢这样的教学模式,认为对于概念的探究可以加深自己对概念的理解,尤其对于数学成绩中上层的学生来说比较明显.但实验的样本较少,因此实验结果缺乏有力的数据支持.同时该教学模型还处于雏形阶段,更多的问题研究还需在往后的教学实践中逐渐完善.
其他文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落实到数学教育教学中,则是要通过有效的教学培养学生“四基”,发展学生“四能”.有效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合理的学习之上,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为中心”正是基于此提出的一个理念.然而,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实施中,重教而轻学、教为中心的现象仍较为普遍,这直接影响到了教学的有效性,进而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在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数学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在新课标视角下重新认识与把握数学学科的教学,成为了教师必须直面的问题.当前,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仍然是“碎片化”教学,预防“碎片化”现的关键,便是提倡整体教学观.精致理论所提倡的从整体到局部、自上而下的教学观与新课标的理念是一致的.因此,本文将精致理论与单元教学设计相结合,构建了基于精致理论的单元教学设计.由于导数及其应用的内容具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以三条内容主线为主题的单元教学的思想,并强调了需要将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作为促进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此,笔者展开了基于“UbD”模式理论指导下以“函数单调性”作为主线的“函数单调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旨在探讨逆向教学的单元教学设计,具体是探讨三个问题:(1)基于“UbD”模式的教学设计程序;(2)基于“UbD”模式的函数单调性教学设计案例;(3)基于“UbD”模式的教学策
指、对数函数是高中数学课程中最基本的,应用最广泛的函数.随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发布,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成为高中数学教学的首要关注点.因此,笔者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对指、对数函数教学现状及策略展开研究,旨在为发展和培养学生的能力、素养提供有力建议.本文综合使用了内容和文献分析法、课堂观察法以及问卷调查法.一方面,通过对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指、对数函数教、学、考现状的观察、调查和分析
近年来,高中数学联赛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圆锥曲线试题是数形结合的典型,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不可避免地成为了高中数学联赛的一大考点.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2014-2019年高中数学联赛试卷(包含各省市预赛及全国决赛)中的圆锥曲线试题进行研究.本文的内容可以划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阐述了研究目的与意义.介绍了波利亚的解题理论,详细论述其解题四步骤,并以表格的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的思维工具,它能够把零散的、繁多的知识结构化、整体化,将原本抽象复杂的思路条理清晰地展示出来.当前高中数学习题教学大都采用的是讲授式的教学方式,更多地关注对于单一题目的讲解,而忽视了习题背后对于知识点与思路方法的整体构建,难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数学习题教学之中或许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然而构建与完善思维导图需要一定的“人力”和“物力”,而合作学习却可
高考制度是中国最为重要的教育选拔制度之一.自中国提出新一轮教育改革创新活动后,其对于高考制度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而高考试卷便是高考制度改革最直接的体现.本文主要对2017年至2019年全国数学理科Ⅰ卷、全国数学文科Ⅰ卷、浙江卷从试卷题型结构、试卷内容、数学核心素养考查情况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得出如下结论:(1)试卷题型结构:在题型结构上,全国Ⅰ卷文、理试卷与浙江
教育部在《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中强调,在数学试题中增加数学文化的内容.数学史作为数学文化的一大重要载体,无疑会出现在各个地区的高考数学试题中,并且在试卷中所占的比重还会继续增加,成为高考的一大亮点.然而目前有关数学史与高考的研究很少,多停留在对个别题目或者某地区某年的试卷评析.本文研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总结了数学史融入高考数学试题的5个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六项数学核心素养,其中,逻辑推理素养贯穿了学生数学学习生涯的始终,数学的学习能力与逻辑推理素养相互促进.纵观当前关于核心素养的教学与教学设计,许多教师在教学前,并未梳理清楚课程标准中的核心素养与教学、评价等关键点之间的联系,而逆向设计模式就要求教师具有与逻辑推理核心素养相关的目标意识.由此,笔者展开了基于“逆向设计模式”下培养高中数学“逻辑推理素养”的教学设计研究,主题是如何通过逆
为了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017年的新课标中提出了高中数学学科的六大核心素养,于是越来越多的学者着手研究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导学案作为一种与许多先进教学理念相契合的本土化教学载体,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用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本研究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与导学案相结合,探究培养高中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导学案的设计方法.本研究首先通过查阅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