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糊语言是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著名学者季羡林(1996)提出:“在过去,人们往往认为,模糊不是什么好东西。而到了今天,世界上一些先知先觉者已经发现,世界上很少有百分之百绝对清晰的东西,而模糊性倒是一些事物的本质。”自Zadeh(1965)提出模糊集理论以来,学者们对模糊语言进行了系统的描述性研究,特别是从语义学角度。商务英语信函作为商务交际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式,一贯要求语言表达要明确具体,然而交际者却经常使用模糊表达实现其交际目的。鉴于此,本文拟从语用学角度对商务英语信函中的模糊表达进行研究。对于模糊语言在商务英语信函中的实现形式,本文从词汇层面将其分为模糊名词,模糊动词,模糊形容词,模糊副词,模糊量词,模糊语气助动词和模糊短语七种模糊表达形式。同时,本文以Leech对言语行为的分类模式为理论基础,将商务英语信函分为四大类:合作类信函,和谐类信函,竞争类信函和冲突类信函,然后对搜集到的各类信函进行分析。笔者探讨了模糊表达在商务英语信函中的使用情境,大致分为两类:(1)由于客观原因,发件人不能做到精确表达;(2)出于交际目的,发件人不愿做到精确表达。本文还运用顺应理论和关联理论对模糊表达的交际意图的实现途径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发件人经常使用模糊表达来顺应其交际意图,从而实现其交际目的:收件人通过将发件人的模糊表达视为明示刺激,运用推理达到最佳关联,从而识别其交际意图。在语用视角下,通过对商务英语信函中模糊语的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商务英语信函中的模糊表达具有如下语用功能:1.传达适量信息;2.表达礼貌减少冒犯;3.使语言表达更具说服力;4.增强语言表达的灵活性。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首先,该研究对深化认识模糊语言的本质、特征及语用功能、语言交际策略、语言与心理和认知关系等重大问题,以及对进一步促进语义学与语用学的结合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其次,该项研究对提高商务交际者恰当灵活地运用模糊表达的能力从而促进商务交际的顺利进行具有一定帮助。最后,该研究对商务英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教师可以将指导学生如何恰当地使用模糊表达来实现不同目的的交际纳入课堂教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