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标志保护是近年来国际知识产权领域的重要议题之一,对地理标志进行保护,不仅是我国WTO成员国应尽的义务,而且有利于维护我国特色产品和民族精品在国际上的利益,有利于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一个受保护的地理标志是一个起着区别产品来源作用的国家、地区或地方的地理名称,该产品的质量和特征完全或主要取决于该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和人文因素。我国是茶叶大国,各种名茶的独特品质均与其地理环境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我国茶叶是最适合实施地理标志保护的重要农产品之一。然而我国名茶虽然种类繁多,但真正能有效实施地理标志保护的却屈指可数,而且在实施茶叶地理标志保护过程中出现的诸如法律法规不协调、多方利益冲突、多头管理等不和谐现象极其普遍。本文以理论——利益——协调——策略的行文路径,阐释我国茶叶地理标志的概念及其知识产权属性,结合我国茶叶地理标志保护的现状,分析了我国目前茶叶地理标志法律保护的利益冲突,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茶叶地理标志保护的政策目标和发展策略。全文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引言阐述了我国茶叶地理标志的研究背景,明确我国茶叶地理标志保护的研究意义,分析了国内外茶叶地理标志研究概况,提出我国茶叶地理标志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茶叶地理标志保护的理论解释从国际、国内两个视野分析茶叶地理标志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其历史演进过程,运用资产专用性理论、产权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结合茶叶地理标志的保护模式阐释我国茶叶地理标志的知识产权属性。第三部分茶叶地理标志保护的利益冲突分析了我国茶叶地理标志保护的利益冲突主体及相互间的利益关系,明确我国茶叶地理标志保护的利益冲突根源主要包括不同利益方的非合作竞争、销售商的“搭便车”行为以及短期利益的资源掠夺利茶叶地理标志长期利益间的矛盾等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茶叶地理标志的收益和成本分析等经济学理论,提出我国茶叶地理标志保护的利益协调形式。第四部分茶叶地理标志保护的个案研究以龙井茶、信阳毛尖以及印度大吉岭茶为研究对象,分析三种名茶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实施地理标志保护的具体措施和管理模式,同时比较了实施地理标志保护对名茶产业及相关产业的促进和带动作用。第五部分茶叶地理标志保护的政策目标及制度重构在综合分析我国茶叶地理标志保护的基础上,提出我国茶叶地理标志保护的政策目标和发展策略,为我国茶叶地理标志制度的重构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证依据。第六部分结论与展望从效益和利益角度总结出茶叶地理标志保护的意义,明确茶叶地理标志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指出本研究的不足和后续相关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