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技术异化思想探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jayli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自然、社会及其人类自身面临的诸多问题都与技术异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许多学者看到了技术异化给当代世界带来的影响。因此,如何正视技术异化,让技术更好地造福人类便成为他们共同苦索的难题。一些学者不约而同的将目光投向—“资本主义病理学家”—马克思。试图从马克思对技术异化的相关论述中挖掘出一些有价值的观点,为缓解当今技术异化问题提供启示。尽管在19世纪下半叶,技术异化现象并未像今天这样严重,但马克思就开始意识到了技术异化现象,在他的著作中虽然没有进行专门论述,但他的论述中包含了技术异化思想,因而有必要重读文本,深入研究其技术异化思想。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旨在厘清技术、异化以及技术异化范畴的基本内涵,与此同时指出当今社会存在的种种技术异化现象及学者们对技术异化的反思。第二部分旨在阐述马克思技术异化思想的主要内容。首先,梳理马克思技术异化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及发展脉络。马克思技术异化思想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但在特定时代的不同时期其技术异化思想的内容、特点又有较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大致将他的技术异化思想的发展脉络分为萌芽、发展及成熟三个阶段。其次,分析马克思探究技术异化的根源。马克思认为,技术之所以异化,并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即资本主义私有制自身所固有的矛盾不可避免地造成技术异化。最后,阐述马克思克服技术异化的现实路径。他一方面指出,不能因为技术异化选择抛弃技术,而要坚持发展技术,在技术进步中克服技术异化。另一方面指出,只有废除资本主义不合理的制度,建立共产主义制度,才能彻底消除技术异化。第三部分旨在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探究马克思技术异化思想的当代价值。在理论维度上,马克思技术异化思想不仅有利于深化对技术价值的认识,而且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技术批判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在实践维度上,探析马克思的技术异化思想,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其他文献
为了满足远洋大型船舶对人员和物品进行方便、快捷和高效管理的需求,利用无线定位技术构建一种适用于大型船舶的室内实时定位系统。在简要介绍人员定位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通过
胎儿阶段是人成长的初始和必经阶段,没有胎儿的成长,就不会有人的出生。胎儿权益又是人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保护胎儿权益不仅是对生命的尊重,还是人类维护自身生存的必然
自由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在萨特看来,“自由”是人的本质。当然,“自由观”在萨特“人学”里是一个核心部分,分析萨特自由观的实质及其内在的矛盾,能够充分地认识
本文为一篇英译汉翻译报告,翻译文本节选自由朱迪丝·N·马丁(Judith N. Martin)与托马斯·K·中山(Thomas K.Nakayama)合著的英文版《体验跨文化交际教程》(Experiencing In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旅游业取得了飞速发展,我国旅游业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方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人们对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期
企业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同时人才又是企业最重要最奇缺的战略资源和核心能力。如何通过绩效评估发挥对人才的激励作用,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成为现代企业研
教师的有效提问能起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的许多提问都无法做到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的作用。教师若要在教学中提高提问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文学创作中出现了一系列新景观(如原住民文学、自然写作、女性主义文学、同志文学、酷儿写作、旅行文学、饮食文学、网络文学……),它们构成了对既往写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在论及后现代文化的特征时曾经指出后现代主义最明显的标志之一就是时间向空间的转向,而这一转向的代表就是建筑理念的转变。从这个论断不难看出,建筑之于
全球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和能源使用的环境影响,使能源消耗的生态占用问题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本文借助生态足迹分析法(EFA)的理念,计算了中国1980~2007年的人均能源生态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