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地区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goodyyl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及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广泛开展的乡村建筑、规划设计需要理论指引。本文以苏南地区的乡村聚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共时性与历时性量化分析,梳理该地区在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下的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和在社会经济因素影响下的村落空间分布演化特征及两者的内在机制。进而针对当前乡村规划建设中,建筑师与规划师面临的问题,提出科学可行的建议。论文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为论文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对论文研究对象、范围进行界定。第二章结合文献资料深入剖析苏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要素的特征与变迁情况,确定本文历时性研究的时段为改革开放前至今,时间节点选择1966年,1990年与2016年,分别代表传统农业时期、“苏南模式”时期及“新苏南模式”时期的村落空间分布特征。第三章探讨地域类型区划分的必要性,针对本研究特点,将苏南地区划分为“山地型”“丘陵型”“平原型”“湖荡型”“圩区型”五种地域类型区,并选择研究样本区域。第四章以1966年的量化数据为基础,通过横向对比,梳理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下的各地域类型区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内在机制。苏南地区村落空间分布的总体特征为:类型特征明显、整体趋势单一、局部矛盾突出。其驱动因素为:自然地理要素的决定性、产业模式的影响性、人为改造的强化性。第五章以1966年、1990年、2016年的量化数据为基础,通过纵向对比,梳理基于社会经济因素影响下各地域类型区村落空间分布演化特征及内在机制。苏南地区村落空间分布的总体演化特征为:总体增长趋势明显、“两极化”与“同质化”并存。其内在驱动机制为:自然地理条件的基础性、经济与产业的自主性、政策与措施的调控性。第六章对全文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并从政策措施、设计方法两个方面提出与苏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相匹配的村落空间优化策略。最后,思考论文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研究内容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全文正文字数5.2万余字,图83幅,表10幅;附件3份,含图30幅,表20幅。
其他文献
现代工业生产过程越来越趋向于复杂化和规模化,为了能及时监控系统状态、迅速跟踪产品质量,关键产品质量的实时检测十分重要。实际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往往通过化验分析得到,
多巴胺是重症监护室治疗心力衰竭、休克、急性。肾衰竭等多种重症疾病的常用药。持续静脉滴注能扩张肾与内脏血管,使肾血流量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增加,使尿量增加、肾功能得到改善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5岁.因阴道不规则流血1月余,于1999年3月15日入院.诉:1个多月前无明显诱因阴道不规则流血,当地医院按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给予中、西药物治疗(具体药物不
为了应对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新型业务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5G移动通信系统需要满足多种多样的业务类型和应用场景。随着科技的发展,设备终端的数目将急剧增加,为了满足数据流量的激增和解决海量终端设备连接带来的问题,超密集组网技术作为5G的关键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超密集组网技术在热点区域密集地部署无线网络基础设施,提高了频率的复用性,实现了系统容量的百倍级的提升。在网络部署的密集化趋势下,系统中由小基
首先对交通标志结构设计中的结构分组方法进行优化研究,在此前提下,验算得出各分组结构受力主材规格设计方案,对各组设计方案进行选择分析,从而确定经济、合理的主材规格,并以广东
基于经典的谣言模型,本文通过考虑噪声、时间滞后等机制,提出了三类不同的谣言传播模型,用来研究谣言的传播.主要研究谣言传播模型解的存在性,熄灭性,有界性及平衡点等特性,
为了减少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后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近年来,我院开展了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方法与体会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