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扁虫对黄曲霉毒素B1的适应性及机制研究

来源 :河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gq8612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储粮中昆虫与真菌毒素之间的关系是储粮生态系统中生态因子之间相互关系的重要内容,研究储粮昆虫对真菌毒素的适应性及机制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米扁虫Ahasverus advena(Waltl)能以粮粒表面霉菌的菌丝和孢子为食,并可在含真菌毒素的环境中存活,目前关于其对真菌毒素的适应能力和机制缺乏报道。本论文研究了米扁虫取食黄曲霉毒素B1(AFB1)含量分别为0 mg/kg、2.5 mg/kg、12.5 mg/kg、62.5 mg/kg、250 mg/kg、312.5 mg/kg、500 mg/kg、1000 mg/kg、1562.5 mg/kg、2000 mg/kg、4000 mg/kg、8000 mg/kg和16000 mg/kg食料后的发育历期、存活率和繁殖力;测定了米扁虫幼虫和成虫取食AFB1含量分别为0 mg/kg、500 mg/kg、1000 mg/kg、2000 mg/kg、4000mg/kg、8000 mg/kg和16000 mg/kg的食料48 h后体内抗氧化酶、解毒酶和消化酶的活性及MDA、GSH的含量;检测了取食AFB1含量分别为0 mg/kg和1671 mg/kg的食料后米扁虫幼虫和成虫的转录组水平;比较了在AFB1含量分别为0 mg/kg、842 mg/kg和1671 mg/kg的食料中培养得到的不同虫期试虫中候选内参基因表达稳定性,并探讨了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和功能;测定了密度分别为15头/kg、45头/kg和135头/kg的米扁虫幼虫和成虫对玉米中AFB1含量的降低效果。主要结果为:(1)当食料中AFB1含量为1562.5 mg/kg时,米扁虫卵到成虫的发育历期从对照组的20 d延长至24 d,主要表现为幼虫期延长,卵期和蛹期无显著变化。食料中AFB1含量为2.5 mg/kg时,米扁虫幼虫经历3次蜕皮后化蛹的个体消失,经历4次蜕皮的龄数比率从对照组的41%降低至31%,经历5次蜕皮的龄数比率从对照组的39%增加至79%。食料中AFB1含量在500 mg/kg及以上时,1日龄幼虫、5日龄幼虫和10日龄幼虫的存活率比对照组降低13%以上。米扁虫成虫取食AFB1含量为1000 mg/kg及以上的食料60 d后存活率比对照组降低9%以上。AFB1对米扁虫1日龄幼虫、5日龄幼虫和成虫的LD50分别为1671 mg/kg、2696 mg/kg、5768 mg/kg。当食料中AFB1含量在500mg/kg及以上时,米扁虫繁殖产生子代的数目比对照组减少20%以上。(2)幼虫取食AFB1不同含量的食料后,其体内SOD(7~10%)、CAT(27~33%)、POD(45~62%)、GSH-Px(14~28%)、GST(50~88%)、P450s(54~138%)、Ach E(71~132%)和海藻糖酶活性(36~41%)及MDA(107~125%)含量均比对照组显著增加;成虫取食AFB1含量不同食料后,其体内SOD(12~16%)、CAT(15~17%)、POD(45~55%)、GR(15~43%)、GSH-Px(48~189%)、GST(102~154%)、P450s(91~213%)、Ach E(49~100%)和海藻糖酶(14~38%)活性及MDA(71~150%)含量均比对照组显著增加。取食AFB1不同含量食料后,幼虫(20~58%)和成虫(41~78%)体内GSH含量比对照组显著降低。成虫取食AFB1含量低于1000 mg/kg的食料后蛋白酶活性显著升高(12~28%),而在AFB1含量为8000 mg/kg和16000 mg/kg时蛋白酶活性均显著降低16%。而取食AFB1不同含量食料对米扁虫体内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无显著影响。(3)通过转录组测序共得到2.2千万条左右的raw reads,所得碱基总量约为31.34 Gb。最终得到119090条unigenes,长度在201~36847 bp,平均长度为718 bp。将unigene与Nr、Nt、KO、GO、Swiss-prot、Pfam和KOG七大数据库做比对注释,发现至少在一个数据库中被注释到的unigene有56224条,占总unigene数目的47.2%,在七大数据库中都注释到的unigene有5492条,占总unigene数目的4.6%。在幼虫和成虫样品中得到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有2768个和719个,共同差异表达基因有82个,对所得差异表达基因通过GO注释、Nr比对和KEGG代谢通路分析,得出4类与AFB1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发生变化:(a)phase I酶相关基因(编码P450s基因);(b)phase II酶相关基因(负责编码各种转移功能蛋白质基因如GST基因);(c)氧化还原过程相关基因;(d)细胞凋零和脂肪酸代谢等相关基因。对于米扁虫不同虫期中qRT-PCR分析适合的内参基因,在5日龄幼虫中为RPS27、α-tub、EF1-α和GAPDH,在10日龄幼虫中为β-actin、RPS27、GAPDH和α-tub;在蛹中为GAPDH、RPS3、RPS27和G6PDH;在成虫中为RPS27、GAPDH、RSL40和EF1-α;在所有样品中为RPS27、GAPDH、β-tub和α-tub。其中RPS27和GAPDH为不同虫期适合的候选内参基因中所共有,在13个候选内参基因中表达较稳定,可作为米扁虫不同虫期qRT-PCR分析的内参基因。以RPS27为内参基因,通过qRT-PCR分析发现Aa CYP304A1、Aa CYP4D2和Aa GSTs1在蛹期和10日龄幼虫中表达量较高,在5日龄幼虫和成虫中表达量相对较低。在含AFB1食料中培养得到的不同虫期米扁虫中这3个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增加,AFB1含量为842 mg/kg时在5日龄幼虫、10日龄幼虫、蛹和成虫中,Aa CYP304A1的相对表达量分别增加1.9倍、1.7倍、5.9倍和24.4倍;Aa GSTs1的相对表达量分别增加3.3倍、2.9倍、3.5倍和31.3倍;Aa CYP4D2的相对表达量分别增加1.5倍、0.8倍、2.0倍和26.7倍。幼虫取食含ds304A1、ds GST和ds4D2的食料3 d后,Aa CYP304A1、Aa GSTs1和Aa CYP4D2的表达量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49%、56%和36%。米扁虫幼虫取食ds RNA后在AFB1含量为1000 mg/kg的食料中继续培养至羽化,存活率从对照组的57%分别降低至28%、23%和40%。(4)破碎粒率5%的玉米接入幼虫15头/kg、45头/kg和135头/kg后分别经28 d、21 d和14 d样品中AFB1含量开始显著降低,经35 d后AFB1含量从38.8μg/kg分别降至33.5μg/kg、27.1μg/kg和24.4μg/kg。破碎粒率10%的玉米同样密度接入幼虫相应经35 d、21 d和21 d样品中AFB1含量开始显著下降,经35 d后AFB1含量从38.3μg/kg分别降至33.8μg/kg、28.6μg/kg和26.7μg/kg。破碎粒率5%的玉米同样密度接入成虫相应在21 d、21 d和14 d时AFB1含量开始显著降低,经35d后AFB1含量从38.8μg/kg分别降至29.4μg/kg、24.6μg/kg和18.7μg/kg。破碎粒率10%的玉米同样密度接入成虫相应在21 d、21 d和14 d时AFB1含量开始显著降低,经35 d后AFB1含量从38.3μg/kg分别降至30.7μg/kg、26.1μg/kg和22.3μg/kg。接入米扁虫幼虫和成虫最大密度135头/kg时经35 d可使霉菌总数从初始8.6×10~6 cfu/g降低至4.1×10~6 cfu/g以下。综上所述,取食含AFB1的食料后会导致米扁虫发育历期延长、蜕皮次数增加、存活率和繁殖力降低,与其它生物相比米扁虫对AFB1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其对AFB1的适应机制与体内抗氧化酶、解毒酶及消化酶活性增加及Aa CYP304A1、Aa GSTs1和Aa CYP4D2的表达量增加有关。米扁虫接入玉米中后可导致AFB1含量和霉菌总数显著降低,AFB1含量降低程度与虫态、虫口密度、接入时间和破碎粒率含量有关。
其他文献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快,胶原蛋白系列产品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其市场发展前景广阔。胶原蛋白产品受自身家族庞大、原料开发不足、功能活性评价不够全面、科学依据不充分及工业化生产不成熟等因素的制约,为此寻找开发一些新型的胶原蛋白生物原料是必要的措施。本研究以双峰驼驼掌为研究对象,基于蛋白质组和多肽组学研究了驼掌三个组织部位,即驼掌掌筋(ZJC)、驼掌掌垫(ZDC)和驼掌筋膜(JMC)的营养特性、差异肽段及差
研究背景:饮酒可以诱发多种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外周血管疾病、中风等。上述疾病的发生多与乙醇引起的血管功能障碍有关。临床研究发现,乙醇可直接作用于冠状动脉,使冠状动脉痉挛,亦可通过兴奋交感神经、使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过多而收缩冠状动脉,从而导致心肌的血供和氧供不足,进而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冠心病猝死等冠状动脉疾病。基础研究发现,急性乙醇干预可收缩犬、猪和羊的冠状
马铃薯是世界上第三大粮食作物,其地位仅次于水稻和小麦。中国是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世界总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的22%和26%。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由致病疫霉引起,仅中国每年的直接经济损失就高达10亿美元。目前,对晚疫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是使用抗性品种和喷施化学药剂。但由于致病疫霉的繁殖和变异速度较快,导致抗性品种和化学药剂在较短时间内被攻克。因此我们急需同时在群体遗传水平上和分
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各国相继实施浮动汇率政策,美元成为大多数采用盯住汇率制度国家的货币锚,然而两次金融危机的相继爆发暴露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区域货币合作的意识逐步形成。近年来,中国逐步落实“一带一路”建设,努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人民币拥有成为“一带一路”区域内货币锚的可能性。本文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对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区域内的货币锚效应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选取锚效应显著的具体国家,
随着中国对外资股权投资政策的进一步宽松,未来外资越来越多地会以股权投资的方式投资国内资本市场。投资是资源配置的一种重要方式。企业投资是公司融资、投资与股利分配三大金融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它将直接影响公司的融资决策和股利决策,从而影响公司的经营风险、盈利水平以及资本市场对其经营业绩和发展前景的评价,是企业将来的利润与价值的决定因素。由于企业投资在企业财务决策中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因此研究企业投资能为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股票市场在我国居民的资产配置中所占份额日渐提升。无论是运作状况还是发展趋势,股票市场都能反映国民经济是否朝着健康方向发展,也能代表一个国家的市场体制是否趋于完善。然而鉴于我国股票市场起步晚、制度不成熟、经济形势较为严峻、股票市场仍处于发展完善中等一系列原因,分析和评估市场经济与股票市场间变动的内在联系以及探究经济发展中股市可能存在的促进作用有着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本文选取了我国
学位
代乳粉又称人工奶粉,以脱脂乳粉和乳清蛋白粉等为主要原料,结合优质的植物蛋白和植物脂肪经过均质、杀菌、喷雾干燥等生产工艺配制而成,但研究发现植物蛋白中存在多种抗营养因子和过敏源,使犊牛难以消化吸收,导致犊牛发病甚至死亡,给牧场带来经济损失。本研究在通过酶解和Lacticaseibacillus casei Zhang、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 P-8、Lactica
从1986年我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开张,到如今沪深交易所、香港交易所日成交量频破2万亿元,在短短30年间,我国股票市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随着我国股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其与各类金融资产的关联性逐步加强,对我国经济的运转情况也发挥着很好的预警作用。股票市场的发展,也意味着股市内外的影响因素也越发复杂多变,在有数千种股票同时交易、影响因素众多的股票市场中,要准确预测某一只股票的价格走势是非常困难的,
内蒙古砒砂岩区是黄土高原乃至世界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其植被恢复重建已有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但由于砒砂岩具有“遇水成泥,遇风成砂”的独特性质,加之地区气候干燥,年均降雨量少等环境特点,使得内蒙古砒砂岩区成为黄河下游泥沙的主要来源。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作为一种良好的水土保持树种,在砒砂岩区生态恢复重建中被广泛应用。然而,由于砒砂岩区特殊的土壤性质和特定的地质条件加之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