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盆—髋”模型模拟腰椎定点坐位旋转手法的有限元分析

来源 :湖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youngpan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腰椎-骨盆-股骨上端”三维有限元生物力学模型,验证所建模型的可靠性;利用所建立的“腰椎-骨盆-股骨上端”模型模拟腰椎定点坐位旋转手法,探索腰椎定点坐位旋转手法的作用机制,评价腰椎定点坐位旋转手法的安全性。方法使用64层螺旋CT扫描志愿者第12胸椎以下双侧股骨上端以上范围,得到的CT原始影像图片879张,以DICOM格式存储;将DICOM格式的CT图片导入Mimics10.01软件进行“蒙面”编辑,利用其三维重建功能建立“腰椎-骨盆-股骨上端”几何模型;将模型导入geomagic12进行精修(减少噪音、松弛、删除钉状物、快速平滑、砂纸、填充孔、自动修补功能),以利于网格划分,确定三角形无自相交后输出模型;将geomagic12精修过的几何模型导入hypermesh10,划分四面体网格并添加椎间盘(区分纤维环和髓核)与相关韧带。参照相关文献设置模型各部分材料属性,以双侧股骨上端下表面为边界,模拟腰椎斜扳手法、坐位旋转手法以及牵扳手法加载三个不同工况(①工况1:不加载荷,单纯右旋15°;②工况2:前屈15°,纵向加载300N,右旋15°;③工况3:前屈15°,牵引300N右旋15°),参考前期实验生物力学和有限元分析数据对模型进行加载,运算模拟腰椎三种手法下模型各部位的位移及应力分布,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根据腰椎定点旋转手法的作用原理,将腰椎定点坐位旋转手法进行分解,改变腰椎前屈和侧弯参数,设计四种不同的工况(④X轴:前屈15°,Y轴:侧曲15°,Z右旋15°,纵向加载300N,L1椎体上面15Nm右旋力矩,L4棘突3Nm左偏前30°旋转力矩。⑤X轴:前屈15°,Y轴:侧曲9°,Z右旋15°,纵向加载300N,L1椎体上面15Nm右旋力矩,L4棘突3Nm左偏前30°旋转力矩。⑥X轴:前屈20°,Y轴:侧曲12°,Z右旋15°,纵向加载300N,L1椎体上面15Nm右旋力矩,L4棘突3Nm左偏前30°旋转力矩。⑦X轴:前屈15°,Y轴:侧曲20°,Z右旋15°,纵向加载300N,L1椎体上面15Nm右旋力矩,L4棘突3Nm左偏前30°旋转力矩),将相关数据导入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运算手法作用下各部位的位移及应力分布。结果①得到腰椎-骨盆-股骨上端骨质(区别骨松质和骨密质)、椎间盘(区分纤维环和髓核)以及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骶髂韧带、骶结节韧带、髂腰韧带、腹股沟韧带有限元模型。模型包括290771个节点,1321886个四面体单元,296个spring单元。②不加载荷,单纯旋转15°工况下,腰椎-骨盆-股骨上端骨质、椎间盘及各韧带的位移值和应力值与牵引和加载相比,各项指标明显普遍较小。③同时旋转15°,纵向加载和牵引,腰椎-骨盆-股骨上端骨质、椎间盘以及各韧带位移值总体趋势自上而下逐步减小;应力集中分布在椎弓根、腰椎小关节、骶髂关节、股骨颈处,右侧更明显。④相同前屈角度(前屈15°)的情况下,随着侧曲角度的增加(9°-15°-20°),同平面腰椎-骨盆-股骨上端骨质、椎间盘以及各韧带位移增加。同平面腰椎-骨盆-股骨上端骨质、椎间盘以及各韧带的最大位移出现在前屈20°侧曲12°。⑤相同前屈角度(前屈15°)的情况下,随着侧曲角度的增加(9°-15°-20°),同平面腰椎-骨盆-股骨上端骨质、椎间盘以及各韧带应力增加。同平面腰椎-骨盆-股骨上端骨质以及各韧带的最大应力出现在前屈20°侧曲12°。椎间盘的最大应力出现在前屈15°侧曲20°。⑥模拟腰椎定点坐位旋转手法,观察腰椎-骨盆-股骨上端骨质、椎间盘以及各韧带位移的变化趋势,出现自上而下,由右前上方向左后下方递减的趋势。同平面腰椎-骨盆-股骨上端骨质、椎间盘以及各韧带各部位移由右前方向左后方递减的趋势递减。观察腰椎-骨盆-股骨上端骨质以及各韧带位移:对骨质来讲,左髋关节以下基本没有什么位移,但是左髂腰韧带和、右骶棘韧带和右骶结节韧带却出现了明显的位移。⑦模拟腰椎定点坐位旋转手法,观察椎间盘以及各韧带应力的变化趋势,出现自上而下,由左后上方向右前下方递增的趋势。⑧模拟腰椎定点坐位旋转手法,腰椎-骨盆-股骨上端骨质的应力没有出现规律性分布,应力集中在腰椎椎体右前部、椎弓、椎间小关节、骶髂关节以及右股骨颈等处,右侧更明显。⑨纤维环和髓核做为一个整体,和腰椎并不存在同步位移,相邻的椎体和椎间盘的位移相差1-3mm。纤维环和髓核的应力分布并不同步,而且差别比较大。结论1.所建立的“腰椎-骨盆-股骨上端”三维有限元模型有效,可以用于对“腰椎定点坐位旋转手法”进行有限元生物力学分析。2.在施行“腰椎定点坐位旋转手法”过程中,腰椎侧弯和前屈都是影响腰椎-骨盆-股骨上端骨质(区别骨松质和骨密质)、椎间盘(区分纤维环和髓核)以及各韧带位移和应力分布的因素。相对来说,前屈对骨质的影响较大,侧弯对椎间盘的影响较大。3.“腰椎定点坐位旋转手法”可以调整小关节结构,松解腰椎小关节粘连,缓解小关节结构紊乱以及滑膜嵌顿引起的腰腿疼痛症状。4.在施行“腰椎定点坐位旋转手法”时注意选择手法旋转的方向,以及手法操作的合适力度,以免加重临床症状或出现并发症。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和意义:基于目前对《伤寒论》以治法为纲要,并对其进行系统性方证辨治规律的研究少见于报道,又基于《伤寒论》中温法是该书治法与治则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故选择《
强直性脊柱炎是目前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风湿性疾病,在治疗上比较困难,本文从中医理论出发,指出了脾胃及肝肾在强直性脊柱炎发病中的重要因素,而重视调理脾胃及肝肾功能在治疗
目的探讨肱骨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本院34例肱骨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患者34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和临床治疗措施及效果。其中7例行保守治疗,其余27例行
吕叔湘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胡明扬近几十年来,中等教育发展很快,全民文化水平迅速提高,在这方面语文教师作出了特殊贡献。应该说,大多数语文教师是尽心尽职的,工作是兢兢业业的。但
目的:通过回顾性观察改良Stoppa入路在手术治疗骨盆前环损伤中的疗效,包括其骨折复位情况、术后并发症的情况及术后近期、远期的肢体功能情况,分析骨盆前环损伤的不同手术入路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肝硬化腹水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的肝硬化腹水183例,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94例和常规护理组8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结果规护理组患者的
<正>膝关节滑膜炎是指膝关节受到急性创伤或慢性劳损时,引起滑膜损伤或破裂,导致膝关节腔内积血或积液的一种非感染性炎症反应疾患。可分为急性创伤性滑膜炎和慢性损伤性滑膜
创业资源的获取、整合及利用贯穿创业活动的全过程,特别是动态环境下创业资源提升创业绩效的机理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基于此,构建了创业资源对创业绩效影响的权变作用模型,
目的确定多种危险因素与神经内科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性,为预防和控制住院患者肺部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神经内科2006年12月至2008年12月住院患者发生肺部
经过长时间的调研和实践考察,全国法院自2010年10月1日起,开始全面推行量刑规范化改革,试行《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及《关于规范量刑程序若干问题的意见》两个文件。但不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