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普通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以来已经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在这一期间也培养出来诸多优秀的运动员,但不得不说距离我们的期望还有着很大的距离。同时,不同地区或高校之间由于存在着多方面的原因,其差异现象也是比较大的。为了能够对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有一个系统的目标定位和发展模式上的认识,本研究以吉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模式为研究对象,力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可操作性和建设性意见,以供商榷。本研究在对以往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总结的基础上,根据吉林省自身的发展状况,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SWOT模型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吉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模式从优势、劣势、威胁和机会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根据设置的SWOT矩阵,提出了吉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模式选择,其结果表明:(1)吉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优势可包括科研条件、部分项目成绩及区域资源等;劣势包括运动水平、目标定位和科技服务;机会包括办队经验、宏观政策、教练员结构和社会市场化程度的发展等;威胁主要包括生源质量、项目无序及评估体系的不完善。(2)根据对吉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分析,提出了SO、WO、ST等三种发展模式,即内部优势外部机会型、外部机会内部劣势型和内部优势外部威胁型。(3)针对现阶段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水平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现状,提出了吉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目标定位问题,强调对运动员培养方面应更加关注“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的培养模式,注重自身对运动员的培养.对于参赛而言,尽量关注国内外有资格参赛的赛事,并不一定需要与奥运会项目一致,因为,现阶段由高校培养国家竞技体育人才的目标还很难实现。(4)虽然有些研究认为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生源质量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但笔者则认为,导致这一原因的关键是目标定位不明确和项目设置不规范。如果能够考虑到尽量“宁可少而精,不求大而全”的项目设置,则获取能够取得较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