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文本意义的理解,无论中西,历来争论颇多.随着西方"语言学转向"和接受美学的兴起,人们对文本意义的多元诠释已形成共识.但是,这种多元的诠释随即引起了人们的担忧:如果每一个读者的解释都是正确的,那么,是不是谁都可以推翻现有的文学史论断?如果我们不能在现有的语境之内把握语言的意义,那么,我们的交流何以完成?该文以20世纪西方文论和中国古代文论为理论背景,试图在梳理文本阐释观念、语言观念的基础之上,对文本意义的多元诠释进行界定.一、通过对几个西方文论家的文论解读,说明文本对意义的规定.二、通过对中国古代阅读理论的梳理,说明中国古代文论中的"有界".三、通过对语言观念转变的梳理,说明语境对意义的规定.四、通过对二十世纪《阿Q正传》评论的整理,说明多元有界在具体文论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