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已逐渐地成为全球审计界的主流模式,其发展阶段已由传统的风险导向模式发展到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模式。作为风险导向审计的最新模式,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模式在继承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基础上,引入了系统论和战略管理理论,改进了审计模型,使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有了新的发展,更能满足各类经济主体对审计的要求。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模式有助于审计人员将审计资源分配到重大风险领域,提高审计的针对性,从整体上降低审计风险,进而为企业防范和控制风险、提高运营效率保驾护航。
本文从理论角度梳理了审计模式的演变历史,指出了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模式与传统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继承、发展关系。然后,从内部审计引入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模式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在内部审计中该模式的实现路径。内部审计人员应从企业战略目标出发,以系统论和战略管理理论来指导审计工作,重视评估、诊断审计对象的内外部环境风险,并以此风险为导向制订审计计划、编写实施方案、确定审计重点、分配审计资源。
在国内,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模式仍然处于理论探索阶段,运用这一审计模式的国内企业更是少之又少。本文结合作者的工作经验,以中国神华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作为案例,介绍了中国神华在内部审计中运用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模式的过程,即:从风险诊断开始,运用系统的方法分析审计对象SL公司的内外部经营环境,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审计重点,制定审计方案,最终提出了整改措施。本文指出该模式的优点所在,并针对实际运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从审计理念、数据支持、风险量化模型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建议,为其他企业使用这一先进的审计模式提供经验借鉴,这也正是本文的实践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