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容量压缩空气储能最大效率点跟踪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tu139201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是一种日趋成熟的储能方式,其以环境友好、使用寿命长、投资成本低等优势,开始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目前,国外已有数座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建立,均为大容量储能。然而,大容量储能系统受到地理条件的影响,极大的限制了其发展。小型甚至微小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研发大多处于理论层面,还未投入商业运行。微小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与传统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相比,无需燃烧化石燃料,真正实现零排放,且改用储气装置来存储压缩气体,对地理条件没有要求,使用灵活方便,因而可用作备用电源、微型智能电网和独立偏远供电网等。可见,研究微小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一种新型压缩空气储能方式——微小型全桥式液气循环压缩空气储能,该技术压缩效率高,响应迅速。关键技术是液泵、液力马达的控制,对液泵、液力马达的控制策略将极大的影响系统的压缩过程,系统的整体效率等。因此本文在对储能系统工作特性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储能系统的控制策略。首先,对国内外的储能技术及其控制算法做了简单的介绍。其次,研究了微小容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工作特性。对于本课题中研究的微小容量全桥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系统中机电转换环节即液泵和电机的特性进行了研究。再次,对储能系统的控制策略进行研究。重点研究了最大效率点跟踪控制、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和结合最大功率点和最大效率点跟踪控制的优化的最大效率点跟踪控制算法,即混合控制算法。对比不同控制算法对系统工作特性的影响,主要对功率和效率参数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利用宏观能流表示法搭建液气循环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模型,对系统分别在上述三种控制策略下的工作状态进行了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并在实验室条件下设计搭建了实验平台进行实验验证。
其他文献
我国受水害威胁煤层量大面广,且频发突水致灾淹井事故,不仅经济损失大,而且破坏了矿区生态水环境,同时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因此,开展受奥灰水、断层水和采空区积水等多水源
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在武汉首发,肆虐全国,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本文通过访谈法和实验法,浅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家庭组
随着“社会治理”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对于公共图书馆管理运行工作来说,要想使其适应新环境,应当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管理运行的有效措施,推动公共图书馆管理运行
进入二的时候,总是会念叨一,“一”的收获满满,“二”的辛劳更加艰险.“一”代表万物开始,“二”代表分化生长,生命从单细胞到双细胞,命运才成为一个共同体,人类才成为一的一
期刊
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电气设备,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是很重要的也是必须的。本文首先分析了几种鉴别励磁涌流方法的优缺点,然后从涌流的整体特征出发提出了三种新的识别判据:基于模糊贴近度原理判据,基于改进型波形间断角原理判据以及基于波形正弦特征判据。文章应用模糊数学理论对各个判据进行统一的模糊化处理,最终选出四个判据对励磁涌流进行模糊识别,同时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判据的权重
先进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高、比刚度大、比吸能能力强及可设计性等优点,目前已在国防工业和民用工业,特别是航空航天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近年来,由于汽车、航空航天等
IEC 61850标准是目前关于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的最新国际标准,是变电站无缝通信的最佳解决方案。本文深入研究了IEC 61850标准体系,对IEC 61850标准的起源、体系、目标、特点以及依据IEC 61850对IED设备进行建模的方法和步骤做了详细介绍。总结了国内外针对此标准展开的研究以及取得的相应进展,并以变电站内各种IED设备间以及设备与主站间通信现状为背景,提出在电能质量监测系统中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