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化阅读的兴起和发展改变了大学生的阅读模式,与传统阅读相比,数字化阅读内容成本较低、移动性、便捷性强。以“微信读书”为代表的数字化阅读APP,受到了大学生群体的喜爱。然而,新兴的数字化阅读尚处于发展期,其对传统阅读的方式与行为是否具有影响和重构作用还有待分析。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分析了“微信读书”的运营模式和数字化属性。其次以“微信读书”为个案,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开展问卷调查,分析其重构大学生阅读行为的影响因素。最后结合深度访谈进一步分析论证。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阅读对重构大学生阅读行为的影响作用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感知社交性(PS)、感知易用性(PEU)、感知有用性(PU)对于大学生“微信读书”APP的阅读意愿具有促进作用,能够延伸用户熟人链,加强与陌生人互动,提高阅读效能,促进用户的情感归属。第二,阅读意愿(AT)对于阅读行为具有促进作用。第三,代表受众匿名与浅层阅读的感知风险(PR)对于阅读意愿具有一定程度的阻碍作用。对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进行综合分析后发现,“微信读书”APP在影响大学生阅读行为重构方面还有几个方面值得关注和进一步分析:首先,在数字化特征方面,“微信读书”APP具有社交、算法、和快速检索等优点,同时也存在部分书籍收费的特征,以及用户隐私泄露的缺点。其次,“微信读书”受众的书籍选择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和优点,以阅读者从自身兴趣出发,情感和兴趣导向明显。第三,“微信读书”用户的学历与专业背景对阅读意愿不具有显著影响,并且付费阅读的习惯也逐渐被大学生群体接受。本文基于技术接受模型,以“微信读书”为个案针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分析并展开研究,探讨数字化阅读如何重构人们的阅读行为,以期达到以管窥豹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