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脱硝过程中ABS挥发动力学及控制方法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hz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NH3或尿素为还原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是目前火电厂应用最为广泛的脱硝技术,该方法技术成熟、脱硝效率高、运行可靠且便于维护和操作。在烟气脱硝的过程中,SCR催化剂在催化还原NOX的同时,也使烟气中部分SO2(0.5%-2.0%)氧化成SO3,进而与SCR脱硝过程中的逃逸氨生成硫酸氢铵(ABS),液态的ABS具有粘性,易于在催化剂表面及SCR反应器的下游设备和管道上沉积,吸附烟气中的大量飞灰,引起催化剂活性降低、空预器阻力增大,传热元件传热效率下降等,严重时导致停机。因此,研究ABS的挥发特性与调控方法非常有必要。本文利用自行设计的挥发试验台,研究ABS的挥发特性及挥发后的冷凝规律,得出:随温度升高,ABS挥发速率增大,温度达400℃时,挥发速率出现陡增;接触面积增大,ABS的挥发速率明显升高;ABS颗粒越细,其挥发速率越快;随着飞灰中掺杂ABS量的增加,挥发速率呈下降趋势;利用离子色谱法对冷凝产物进行分析,得出当挥发温度低于300℃时,冷凝管中冷凝产物可能为NH4HSO4和少量的H2SO4,高于350℃时,冷凝产物可能是H2SO4和少量的硫酸铵(AS)。热重分析表明,ABS起始挥发温度为206℃左右,297-390℃为快速挥发阶段,在378℃时实现最快挥发速率;ABS的分解过程为:先发生脱氨反应,随后硫酸进一步分解为SO3和H2O;热重数据和等速升温动力学分析表明:ABS的挥发过程分为三个温度段,各段均符合反Jander挥发动力学模型,为三维扩散。高温条件下,ABS和AS对碳钢的腐蚀速率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200℃以上变化不大;低于200℃时,ABS对碳钢的腐蚀速率比AS快;ABS浓度越高,腐蚀速率越快;利用SEM/EDS和XRD分析,确定腐蚀产物可能为铁的氧化物和(NH4)Fe(SO4)2等;机理为碳钢先发生酸性腐蚀和氧腐蚀,生成的Fe2+发生系列次生反应,生成铁的氧化物和(NH4)Fe(SO4)2等。结合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空预器控温的手段,应使烟气温度在350℃左右,以保证在实现一定的ABS挥发效果的同时,避免后续腐蚀问题。DSI法可以实现较好的SO3脱除效率,对ABS的控制效果好且运行费用较低。本论文研究对企业控制或减轻ABS的不良影响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期刊
为了有效保证汽车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一定要注意汽车发动机的保养与维护,防止车辆故障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本文中,笔者首先对当前汽车发动机出现的常规故障进行了分析,
电网建设产生的施工冲突、法律纠纷等等电网建设外部环境冲突在不断增大的电网建设力度的影响下而不断增多。所以,复杂的外部环境对相关工作单位的工作的正常开展产生了莫大的
有机物废水和重金属废水是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且在环境中不能被有效降解,若不及时妥善处理,直接排出,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严重危害。通常处理这类废水常用的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