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焦虑是个体认知到危险刺激对自我价值产生威胁,而又自感乏力应对时产生的一种负性情绪体验。对大学生焦虑情绪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从大学生的个性与社会性角度出发探讨焦虑情绪的影响因素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本研究的目的是:1.探讨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在性别与是否独生子女的人口学差异;2.探讨大学生成人依恋、社会支持与焦虑的相关关系;3.探讨社会支持在成人依恋与焦虑之间的中介作用。在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分层整群抽取600名学生,对其施测亲密关系经历量表、社会支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将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性别学生在依恋焦虑、依恋回避、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总分、焦虑上差异均不显著,不同性别学生在支持的可利用度上差异显著,女生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显著高于男生。2.不同居住地学生在依恋焦虑、依恋回避、主观支持、支持的可利用度、支持总分、焦虑上差异均不显著,不同居住地学生在客观支持上差异显著,居住在城市的大学生得到的客观社会支持显著高于居住在农村的大学生。3.是否独生子女学生在依恋焦虑、依恋回避和焦虑上差异均不显著,是否独生子女学生在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的可利用度上差异均显著,独生子女学生得到的客观支持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学生,非独生子女学生体验到的主观社会支持高于独生子女学生,独生子女学生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高于非独生子女学生。4.依恋回避与主观支持、总支持均为显著负相关,依恋回避与焦虑的显著正相关,依恋回避与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相关不显著;依恋焦虑与主观支持显著负相关,依恋焦虑与焦虑呈显著正相关,依恋焦虑与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相关不显著。5.依恋回避对焦虑的影响部分经由主观社会支持、总社会支持在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