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F6对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机制的初步探讨

来源 :西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4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2020年,全球范围内,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居恶性肿瘤第10和第6位。其中,食管癌的最主要组织学类型为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目前ESCC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治疗、放疗和化疗,晚期患者推荐新辅助放化疗加手术切除。虽然这些治疗手段已经极大地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但是还有部分患者未受益。ESCC靶向治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EGFR和PD-1,目前这两种靶向药物均不能显著提高患者3年和5年生存率,故探索更有效的精准治疗方案十分必要。真核翻译起始因子6(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6,e IF6)主要位于哺乳动物细胞的细胞质中,可以影响60S核糖体亚基的成熟。e IF6在翻译起始的最后一步作为速度限制因子,可以有效阻止60S亚基与40S亚基的过早结合。近年来发现e IF6在多种肿瘤中过表达,且与肿瘤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但是e IF6在ESCC中是否可以促进肿瘤发生发展及其潜在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实验目的在于从组织及细胞层面初步探讨e IF6在ESCC中的作用和机制,为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1.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e IF6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差异,再通过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方式,检测e IF6在人的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芯片(HEso S180Su08)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相应病史资料,分析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2.利用RT-qPCR、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人食管鳞癌细胞株Kyse-150、TE-1与人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细胞株HECC中e IF6的表达情况。3.慢病毒介导的sh RNA稳定转染: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荧光信号确认转染成功,利用RT-q PCR、Western Blot实验确定敲低效率,随后进行划痕实验、CCK8实验、Transwell实验及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株Kyse-150稳定敲低组与对照组的生物学行为差异。4.EMT蛋白的检测:在稳定转染细胞株中用Western Blot实验,进行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蛋白检测,并进一步用免疫荧光实验方法,观察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蛋白平均荧光信号强度的变化。5.PI3K/AKT/mTOR通路的检测:在稳定转染细胞株中利用Western Blot实验,进行了p-AKTSer473、AKT、p-mTOR及mTOR蛋白的检测。结果: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e IF6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7.234,P=0.007),这一结果与生物学信息结果相一致,e IF6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有统计学相关性,表现为分化程度越差,e IF6表达水平越高,与年龄、性别等无统计学相关性。2.CCK8实验:稳定敲低e IF6后,检测24h、48h、72h、96h四个时间点敲低组及对照组的OD值。敲低组的OD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提示敲低e IF6可以降低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体外增殖活力。3.划痕实验:稳定敲低e IF6后,敲低组在24h的迁移较对照组减少,提示敲低e IF6可以减弱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体外迁移能力。4.Transwell实验:稳定敲低e IF6后,敲低组穿过小室的细胞数较对照组减少,提示敲低e IF6可以降低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体外侵袭能力。5.平板克隆实验:稳定敲低e IF6后,敲低组集落形成数目较对照组减少,提示敲低e IF6可以降低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集落形成能力。6.EMT蛋白的检测:稳定转染细胞株中,与对照组相比,E-cadherin蛋白升高、N-cadherin及Vimentin蛋白降低,免疫荧光发现E-cadherin的荧光信号升高,N-cadherin及Vimentin蛋白平均荧光信号强度降低。7.PI3K/AKT/mTOR通路的检测:稳定转染细胞株中,与对照组相比,p-AKTSer473及p-mTOR蛋白的表达降低。结论:1.e IF6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这一结果与生物学信息结果相一致,临床病理分析表明e IF6的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有关,表现为分化程度越差,高表达的比例越高,推测e IF6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促癌作用。2.慢病毒稳定转染敲低e IF6表达后,Kyse-150细胞株体外增殖活力、迁移、侵袭及集落形成能力均降低,提示e IF6可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发挥促癌作用。3.e IF6可以促进食管鳞状细胞癌EMT的进展,可能与PI3K/AKT/mTOR通路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非典型症状与脊髓受压节段之间的关系,观察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对非典型症状的疗效。方法:将2019年至2020年我院收治的166名具有非典型症状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分为头晕组、头痛组、视力模糊组、耳鸣组和心悸组;将同时期入院的214名仅具有典型症状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设置为对照组。分别比较头晕组、头痛组、视力模糊组、耳鸣组和心悸组与对照组在颈脊髓受压节段方面的差异,并
学位
目的:观察等压闭式冲洗引流术用于治疗胸、腰椎感染性疾病硬膜损伤脑脊液漏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2月到2021年1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外科行手术治疗的胸腰椎感染性疾病病例510例,其中术中硬膜损伤并发脑脊液漏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平均51.5岁(34~69岁)。术前诊断为化脓性脊柱炎14例,其中胸椎6例,腰椎8例。胸腰椎结核18例,其中胸椎7例,胸腰椎3
学位
凸性是一个经典的概念,在数学、经济学、管理学以及工程技术等领域中起着重要的基础性和研究工具的作用.而凸函数与不等式有着紧密的联系,特别地,凸性的积分不等式一直以来都在数学、物理、化学等多个领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研究的问题越来越复杂,人们认识自然界的能力不断增强,分数阶微积分理论得到了迅速发展.2011年Katugampola分数阶积分的概念被提出,它将经典的Rieman
学位
本文基于切换系统有限时间无源性研究多智能体的一致性问题.首先研究多智能体的一致性问题与多智能体反馈互联系统的一致性问题.其次研究具有不确定项的多智能体的一致性问题和具有不确定项的多智能体反馈互联系统的一致性问题.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有限时间无源性研究多智能体与多智能体的反馈互联系统的一致性问题.首先,在固定拓扑与零行和条件下给出多智能体的一致性控制器设计方法.其次,在切换拓扑下,不
学位
目的 回顾性分析了单中心的141名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性疾病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了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性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和结果,以及确定了其全因死亡率的早期预测因素和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本文收集了 1999年至2021年期间,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建科以来,共收治入院的141名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性疾病患者的病历数据。详细记录患者的信息如年龄、性别、住院时间、临床表现既往病史和危险因素等资料。按治疗
学位
目的:设计一款新型螺钉,使其即使在骨质疏松型骨盆后环损伤患者中也能起到良好的拉力作用。方法:准备不同的内植物,包括:前方3孔双钢板、后方张力带钢板、IS以及新型内植物,制备35%-40%甲醛溶液浸泡的骨盆标本15具,以年龄为标准划分三个阶段,使用SPSS软件进行分层随机抽样,最后每组3具标本,所有骨盆标本均保留L4或者L5椎体,并且双侧股骨均保留上端三分之一。骨盆相关的重要韧带均存在,双侧髋关节囊
学位
目的:研究经皮内镜下可视化置钉在经皮内镜下后路腰椎融合术(Endo-LIF)椎弓根螺钉置钉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有腰椎融合手术指征的腰椎间盘源性腰痛、腰椎管狭窄症伴腰椎不稳、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腰椎滑脱(Meyerding分级I、II)患者共50例。50例患者分为甲、乙两组,每组25例。两组手术方式的不同为经皮椎弓根螺钉置钉的方式。其中甲组的手术方式为经皮内镜
学位
报纸
目的:利用心脏磁共振组织特征追踪技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tissue signature tracking technology,FT-CMR)定量评估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患者心肌应变情况,并进一步探讨心肌应变参数与频发室性早搏及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组(frequent premature ventricular/
学位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发生率,血清神经丝轻链蛋白(Neuroflament light,Nf L)与END发生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探讨Nf L和END对CI患者3月时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纳入某三甲医院2019年3月至2021
学位